美华媒:中国企业扎根海外 赢民心是必修课
如何扎根美国本土、赢得本地民心,是来美华企需要跟上的一项修炼。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一家精密铜管企业投资近亿美元,在美国的“贫困县”——阿拉巴马州的威尔科克斯县建厂,这座现代化的制造企业将为当地创造500个就业岗位。
美国《侨报》 近年,中国企业来美投资直线上升,4月份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美投资流量已超过了美国对华投资流量,这是史上第一次。但在美国人的地盘上做生意并不容易,诸如国家安全审查等问题也被中国舆论界认为是不公正的待遇。如何扎根美国本土、赢得本地民心,是来美华企需要跟上的一项修炼。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一家精密铜管企业投资近亿美元,在美国的“贫困县”——阿拉巴马州的威尔科克斯县建厂,这座现代化的制造企业将为当地创造500个就业岗位。该州州长认为,“这个全美最贫困地区的500个家庭得到了开启更美好生活的机会”,当地民众欢呼叫好。
不排除这是州长的官式赞美,但中国企业这一投资项目,的确赢得不少赞誉:为美国相对落后的地区带来先进技术,创造就业机会;间接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新建配套的变电站、路桥等。而中国企业考察好项目积极“走出去”,则在国际化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开拓北美市场、获得应有回报。这是双赢的好事。
除了鼓励制造类企业“走出去”,基础设施类企业更是大有可为。美国全国商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3年起到2030年,美国可能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的新投资用于运输、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即每年至少需要4000多亿美元的投资。这就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而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就业,这正是美国的发展策略。
相比于国际竞争者,中国企业的一大优势是融资能力强,且竞得项目后能自带资金建设,技术优势也为人所称道。但有资金、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投资成功。近些年,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失败案例并不少,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鞍钢在美建厂,华为收购加州的三叶公司。从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走进美国”遇到或明或暗的阻碍。
中国企业扎根海外,两项功课必不可少:一是了解投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环境,二是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做到回馈当地社会,尤其应重视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问题。毕竟在美国,州长说了不算,选民才是最后的决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