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晖:信托业转型的四个维度

2014-06-03 09:02 1009

文/徐卫晖(外贸信托总经理);记者/唐真龙  在中国金融业的各个子业态中,信托业无疑是一匹黑马。经历七年狂飙,终以近11万亿的资产规模坐上

 

      文/徐卫晖(外贸信托总经理);记者/唐真龙

  在中国金融业的各个子业态中,信托业无疑是一匹黑马。经历七年狂飙,终以近11万亿的资产规模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把保险、基金、券商等行业远远抛在身后。但狂飙之后的信托业也正在回归理性,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行业增速放缓已成定势,信托业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外贸信托总经理徐卫晖看来,中国信托业未来的变革将是系统性的,而不是在个别领域修修补补。根据信托资金来源及投向,徐卫晖将信托业划分为四个维度:资金端来自财富客户,信托的服务领域又分为银行、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他认为,信托业转型的具体路径可从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信托业将面临生存之争

  上海证券报:推动信托业转型目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其实多年来,信托业一直在提转型,为何这一次显得如此迫切?

  徐卫晖:自1979年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至今,中国信托行业已经度过了30余载,其发展一直是饱受争议。多年以来,由于制度供给不足等诸多原因中国信托业一直是被人当做“坏孩子”来看待的,在信托业的发展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六次整顿,同时在市场化的洗礼中,信托业也沉淀了创新的基因。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进程较为漫长,而信托其实是金融市场化中比较早“下海”的力量。直到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为信托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后的信托业逐步规范,直到有了今天公认的进步。

  我认为,信托业在此前的发展阶段中,其实不能够用转型来形容,信托业更多是将内在的创新能力和外在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摸索业务方向和业务模式,来适应市场化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自2007年新两规颁布以来,五大因素成就了信托业的迅猛发展。他们分别是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增长和高端人群财富的膨胀带来的投融资需求的增长,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利率管制,以及宏观调控带来的信托融资业务机会。

  2013年,信托业迈进十万亿时代,行业收入、利润也创出新高,但成绩的背后是增速的持续下滑、“泛资产管理”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上述五大因素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盈利模式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而新业务模式更多停留在探讨阶段,这种对发展方向的迷茫甚至脱离了具体的公司,成为行业整体性困惑。转型的紧迫性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对于转型的方向大家的认识却不尽相同。

  鉴于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的综合理解和判断,我认为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会加以延续,业务内涵的变化和结构调整会加快。中国信托业未来的变革将是系统性的,而不是在个别领域修修补补。未来,信托公司的分化不只是业绩的分化,更多的是生存之争。有理由相信,中国信托业具备转型的条件、资质、潜力与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公司均能实现华丽转身,能否成功转型,关键在于:主动适应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沉淀和构筑起面向未来的金融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上海证券报:信托业转型的路径应该如何规划?

  徐卫晖:随着信托工具普惠化,简单依靠信托制度生存已不可行。信托公司应站在全球信托成长历史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思考转型。信托公司虽出身于信托,但未来应成为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细分金融业态。在欧美国家,信托资产占到GDP整个比重150%至200%,目前中国尚不到20%,与发达经济相比,信托制度的应用深度远远不够,信托制度在中国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还未实现市场细分,金融服务的发育水平也远远不够。以银行为例,更多银行希望大而全,做综合性业务,尚未形成纯粹的专业性银行,如小微银行、清算银行、私人银行等,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没有专业服务内涵和业务模式的银行终将面临淘汰。从国际经验及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分析角度,信托业转型的起始逻辑是:信托公司出身于信托,最早应用信托工具,信托在整个金融领域的深度和应用空间还非常大,这是起点;终点的方向是金融市场化过程当中很多细分领域,这些领域还没有形成很好的金融服务业态和优质的服务企业。从此岸到彼岸,即是信托公司转型的基本思考方法。围绕这样的思考方法,根据信托资金来源及投向可划分为四个维度:资金端来自财富客户,信托的服务领域又分为银行、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外贸信托转型的具体路径设计即从这四个维度来分析。

  转型维度一:银行——资产证券化

  上海证券报:那就请您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四个维度。

  徐卫晖:首先,对银行的信托服务市场最具有可持续性、最大的蓝海是资产证券化业务(ABS)。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最有效的工具即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西方已经非常成熟,银行表内的资产通过信托结构化安排,在公开市场流动,可以腾出更多资源进行社会融资服务。但美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走得过头,过于杠杆化,导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因此中国在引进时担心风险传染,使得资产证券化业务尚未迈出第一步便在09年停下来。任何一个行业或经营业态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业务过去没有持续推行,但从金融市场化进程来看是必然之路,重点是如何走得更稳一些。对此,监管部门很重视,但目前监管制度尚不配套,对市场基础设施的培育并不系统,导致该项业务是零散型而不是系统性推进,但我们坚信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改革和开放,这个市场肯定会蓬勃而起。外贸信托目前已形成针对资产证券化的两个市场开发部门与一个研究部门,并不断加大投入,先从优质资产、试点企业做起,即使现在不挣钱,也要先把路打通。在标准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起来之前,外贸信托首先推进私募资产证券化。私募资产证券化的资金端并不是公开产品,但工具与资产证券化相同,目前外贸信托除了公募ABS累计168亿元外,私募资产证券化规模已达800亿元,专攻有抵押的个人信贷资产。银行与信托公司目前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合作,但多为机缘性业务,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的经营模式,资产证券化作为未来蓝海市场,信托将是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未来推进过程中,公司要配合监管部门,提出好的建议,为自身下一步发展营造更好空间。信托公司未来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不能简单地只做受托人,还应有承销等能力,通过与券商以及会计、法律、评级等中介机构等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产业联盟,才能共同把市场做起来。

  转型维度二:资本市场——清算银行

  上海证券报:资产证券化是一片蓝海,也是信托业未来转型的维度之一。其实这么多年以来,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围绕着证券市场,信托公司是否具有转型的业务空间?

  徐卫晖:就证券市场的转型选择,外贸信托的主攻方向是做私募基金的第三方清算服务。私募基金的发展非常快,目前已有两千多家,但未来也面临大浪淘沙。优秀的私募基金设计和发行结构化产品时需要配资,一旦要配资便需要信托安排及第三方服务。此外,私募基金也需要搭建系统,为委托人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外贸信托将自己定位在资产管理中的受托、募资、交易、清算和增值服务环节,努力塑造IT系统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服务内涵,逐渐形成为私募基金提供第三方清算、估值和交易服务为主的外包服务商。从国际比较看,第三方清算服务已成为一个细分行业,美国道富银行专攻清算业务,管理25万亿美元,成为行业领先者。中国也需要这样的细分服务,使优秀的私募基金专注于投资分析管理,将中后台及第三方清算服务交给专业机构,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在战略上具有业务边界的清晰性、模式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业务成长空间的可预期性和财务成果的可验证性。国内私募基金规模目前仅为一万亿元左右,成长空间巨大,随着未来规模的不断壮大,第三方服务市场价值将非常可观。因此,外贸信托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系统投入,通过建设独立机房、场内专线、专业服务团队,为客户开展量身订制的第三方托管服务,并以强大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T系统为基础,实现服务标准化,不断降低差错率,提高客户满意度。随着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未来可将业务沉淀至一家银行,所有工作通过网上系统进行对接。业务的前端部门、客服部门放在大城市,IT系统、单证处理和后台部门放在成本较低的地方,实现全国性经营,最终发展为面向整个证券、资管行业的大型清算银行。未来发展中,信托公司应被允许耦合其他金融工具,获取更多资质,金融市场化过程也应该是对内、对外和相互开放的过程。

  转型维度三:实体经济——小微银行、精品投行、ABN

  上海证券报:多年以来,信托公司一直耕耘于实体经济领域,无论是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还是政信合作业务,信托公司已经成为我国融资体系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未来在实体经济领域,信托公司有何发展空间?

  徐卫晖:在实体经济领域,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募集社会资金进入长周期的建设领域,在两国经济发展中都曾经历过较长的阶段。募集社会资金搞铁路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一种比较好的形态,信托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目前也面对较多争议。外贸信托在这个领域的选择有以下三个方向。第一,我们要找到一个能够通过信托私募融资可以长期服务的行业,我们现在的选择是小微金融、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我们认为这三个行业均为长期性行业。第二,力图在某些行业摆脱高收益债角色,以房地产为例,目前房地产的金融服务依然很单一,需要精品投行服务延伸企业融资价值链。第三,在实体经济行业,也存在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做存量资产证券化。

  第一个方向上,就小微领域而言,中国金融的末端服务依然非常薄弱,我们将其定义为金融零售企业。金融零售企业的特征是毛利空间比较大,但也存在较高违约率,同时资金来源比较匮乏,所以存在上游资金来源制度性安排的需求。外贸信托在小微领域,通过选择市场细分领域中战略能力、系统能力、团队能力比较规范的消费金融等企业,给他们配资,我们做优先级,他们做次级,只要次级的比例高于违约率,同时毛利空间能够覆盖坏账和运营成本,即遵循大数法则,我们认为该类业务模式是可持续的。外贸信托目前已累计发放个人小微贷款180亿,覆盖450万小额借款人,在信托行业里独树一帜。这种业态在三至五年内一定会高速增长,当我们已经具备系统集成能力以及上下游紧密的合作关系时,便可将小微业务沉淀至一家银行,做成小微银行,真正降低末端融资成本。小微银行不需分支机构,但可将业务拓展至全国各地,初次借款的面签接单需要人工服务,但成为客户后即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异地展业。资金端不再需要募集高净值客户的资金,通过创新存款产品就可以解决,因此把小微业务嫁接到小银行即可以做成大业务。我们在私募融资的某一个领域要长期深耕细作,落脚于金融子业态,小微银行即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欧美金融市场在这些方面都有成功的先例,我们愿意做市场的先行者。

  第二个方向以房地产为代表,目前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尚不充足。中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很多房地产企业承担着高成本负债,宏观调控也间接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并传递到消费者手里。房地产未来做高收益债或房地产信托融资并不会成为主流,除非信托公司愿意接受这种高风险。对房地产企业,我们认为要瞄准这个行业做投行服务,过程中也需要耦合券商牌照,争取更多资质。我们对前一百强的房产企业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企业需要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融资也应是多业态的,起步阶段需要股东的钱,发展到一定阶段是PE/VC的钱,下一个阶段是信托的钱、发债的钱、银行的钱乃至IPO,因此金融服务应是综合性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中国需要精品投行,外贸信托应利用现在的黄金时期,沉淀自身投行服务能力,打造房地产的精品投行。

  实体经济第三个方向是大量工商企业存在着资产证券化需求。除银行资产证券化外,企业也需要资产证券化,只要企业有长期低成本的资金需求,同时账上有稳定的现金流即可以做成,这是一个更大的蓝海市场。目前,企业资产证券化还未成熟,以企业主体信用为主的融资方式占主导地位。以信托法律构架实现现金流资产风险隔离的信托型ABN需要更长时间,但其中有信托服务的空间,服务逻辑与银行资产证券化相似,目前外贸信托也已向交易商协会报送了一些创新的建议和项目。

  信托公司在实体经济中要摆脱高收益债、非标债的定位,在经济结构调整期应重视自身转型新路径的开发。信托业的转型应瞄准整个金融市场化,但国内细分领域发育还远远不够。如果信托业能够充分利用信托工具,形成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又能沉淀到金融子业态上,这些子业态又有长期可复制性和专业细分特征,才是信托公司传统业务关键的发展方向。但能否实现,需要更开放的创新环境,更需要信托同业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转型维度四:财富管理——家族信托

  上海证券报: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近年来多家信托公司也提出向财富管理领域转型,您如何看待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的转型?

  徐卫晖:除了上述传统业务的转型方向之外,本源性、可持续、空间广的方向当属财富管理。随着中国金融产品的丰富化,财富管理面临从卖自己产品向帮助客户配置更多产品转型,从在岸配置到离岸配置转型。与其让外资银行帮助中国客户进行财富转移,导致中国财富空心化,还不如鼓励本土化的信托公司,通过本土加国外的资产配置,实现财富有序、合法的全球配置和财富传承。目前中国中低端财富管理市场中,尚未形成全球化的服务供给,他们需要本土的企业帮助他们实现全球配置,家族传承。

  总之,信托公司转型,放在全球角度,信托工具的应用空间巨大;放在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信托业是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先头部队,是轻骑兵,有早期市场化求生存的创新基因,有近期监管创新背景下的快速创新、业绩自信和制度自信,应该鼓励他们到未来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中开拓子业态,寻找差异化的发展方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有生力量。(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2014年5月30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魏琪

 

  

0
标签: 信托业 真龙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