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末日 顶级投行纷纷离场
巴克莱银行计划退出大宗商品业务。继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等顶级投行减持大宗商品业务之后,又一家投行——英国巴克莱银行计划退出大宗商品业务。
巴克莱银行计划退出大宗商品业务。全球范围,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投行自2013年以来纷纷远离大宗商品,其背后映射的是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交易萎缩以及沃尔克法则为代表的各种严厉监管令投行在大宗商品举步维艰。
继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等顶级投行减持大宗商品业务之后,又一家投行——英国巴克莱银行计划退出大宗商品业务。
据媒体报道,巴克莱银行将退出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将贵金属交易并入外汇交易部门。
巴克莱银行是大宗商品领域的五大投行之一,过去多年五大投行(巴克莱银行、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占据了大宗商品70%的交易量。
顶级投行纷纷离场
巴克莱并不是第一家减持大宗商品业务的国际投行,过去几年,顶级投行纷纷减持了大宗商品业务。
2013年7月,高盛抛售了电子交易软件业务REDI的大部分股权,同年11月高盛出售铀矿交易部门。
2013年8月瑞银集团减持了场外大宗商品衍生业务。
2013年12月,德意志银行退出能源、农产品、基本金属、煤炭与铁矿石的交易,只保留贵金属业务。
同年,摩根士丹利将其大部分石油交易业务卖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2014年,美银美林关闭欧洲电力与天然气销售交易部,削减碳交易团队。
2014年3月,摩根大通以35亿美元出售大宗商品实体资产和交易业务。
如果巴克莱减持大宗商品业务,那拥有完整大宗商品业务的全球性投行将只剩下花旗和高盛。
监管设限大投行
顶级投行抛售大宗商品业务的原因主要是交易量下降和越来越严厉的监管。
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交易量萎缩,已经无法给投行带来可观的利润。
过去五年内,华尔街大宗商品交易收入下降约三分之二。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该行2009年大宗商品收入46亿美元,但2012年收入仅5.75亿元,缩减87.5%。
金融危机之后,根据沃尔克法则,禁止银行使用自有资金参与交易,抑制了大宗商品的活跃程度。过去几年,多数银行都缩减了自由交易规模。
另一方面,严厉的监管令投行难以维系。过去数年内,大投行因大宗商品调查缠身。几乎每一家大投行都涉嫌大宗商品价格操纵被调查,并蒙受损失。
2013年7月底,摩根大通被指控操纵电力市场,虽然最终与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达成和解,但为此支付4.1亿美元罚款。
2013年8月,伦敦金属交易所、高盛、摩根大通以及瑞士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 Xstrata)被指操控金属仓储市场及铝价。
巴克莱于2013年收到了来自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指控,认为巴克莱银行操纵能源市场,涉及罚金高达4.7亿美元。巴克莱不接受这一惩罚,双方对簿公堂。
与巴克莱同属大宗商品五大银行的德意志银行也同样未能逃过此劫,2013年底,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FCA)调查伦敦黄金定价内部交易,德意志银行涉案。同期,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要求德意志银行提供操作金银价格的相关文件。不仅如此,德意志银行还卷入了外汇操纵调查,2013年10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要求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等主要的外汇交易银行审查其交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