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力量在春天的盛会积聚-来自全国两会的"信心报告"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以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大会报告中,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各抒己见,群策群力。他们带来了各地扩内需、促增长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带来了直面危机、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力量。
这信心,这力量,在代表委员中传递,在会场内外积聚……
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发展的信心不能垮,前进的步伐不能停
半年多过去后,人们真切感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的确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库存大量增加、成本与价格出现倒挂。
“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挖潜增效、产需衔接等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产业由大变强。”全国人大代表、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峡说。
——融资担保难题加剧,经营压力增大,使许多中小企业感到了市场的寒冷与严酷。在珠三角等一些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企业相继关门歇业。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太低,甚至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来自广东省工商联的陈丹代表说,加快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已经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选择。
——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大量出口企业将市场重点转向国内的同时,国外企业也纷纷盯紧中国。“2009年的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消费市场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
“过去的经验和分析框架可能都不太好用,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如是说。
“但是,无论形势多么严峻、任务如何艰巨,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不能垮下来,前进的步伐不能停下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
政府的果断决策和迅速行动,争取了主动,赢得了信心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心经济。政府需要信心,市场需要信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信心,每一个人都需要信心。
事实上,正是基于对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中央迅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挑战、着眼长远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自去年底以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福建福清核电站等一批投资千亿元规模的重大项目集中上马。仅今年安排的6000亿元铁路投资,就可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出手快,出拳重,是本轮宏观调控最大亮点,体现了速度和力度的有机统一,向外界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袁周说。
既解近忧,又谋长远,体现快与好的统一;既保增长,又保民生,彰显共享与发展的统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政府的紧急行动和从容应对,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给全国人民带来信心和力量。”中国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说。
这信心,这力量,从代表委员带来各地的做法中可见一斑:
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列为今后五年三大目标之首。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说:“要学习冬泳壮士的勇气,以顽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搏击经济‘严冬’。”
“今年的东盟博览会,展位比往年会增加,展期会增加,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将是空前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武透露。
“去年我们拿出10亿元支持加工贸易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长黄华华说,今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3000多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1.3万亿元。
这信心,这力量,从近期一些向好的经济现象中可见一斑:
今年1月份,服装出口同比增长5.7%,鞋类出口增长10.6%,箱包出口增长8.3%……
作为“经济的先行官”,全国发电量今年2月扭转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态势,转为增长6%左右。
政府的果断决策和迅速行动,争取了主动,赢得了信心。
“新的一年尽管困难不小,但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传达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宣言书,是中国政府动员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动员令。”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首次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政府应对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心和各项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用信心创造的故事,给人信心,给人希望
经验证明,外部形势严峻,会对发展产生“倒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同时意味着机会。
“……应对冲击,我们砸掉仓库,取消库存,实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在代表团驻地,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代表的发言吸引着大家,“为了方便美国用户过感恩节,海尔专门设计了一个抽屉能放下一只完整火鸡的大冰箱,抓住了一批客户。”
扩大出口用“万国尺寸”,扩大内需用“中国尺寸”。像海尔集团一样,从一个产品到一项技术,从一家企业到一个地区,各地在危机中发现商机,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使经济发展亮点频现。
安徽当涂县一家制造西餐厨具的公司,去年在广交会上发现美国市场萎缩的信息后,迅速根据非洲人的习惯开发出100多个新产品,一个季度就出口200万美元。“企业无论大小,只要嗅觉灵、转身快,就能适应市场变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说。
“我们3月份拿的6万台订单中,有超过1万台是新产品。”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大开说,公司推出节省燃料的多挡位变速器,应用在中吨位的卡车上,取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用信心创造的故事给人启发,令人感动。
“相互搭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诸暨市企业家协会会长赵林中介绍,诸暨市成立了亿元规模的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去年下半年及时帮助20家企业解除了资金链断裂之虞。“在金融危机寒意犹在的背景下,党政银企要抱团御寒,抱团取暖,共同应对。”
艰难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企业,对地区,对个人,同样充满机会。
在位于大别山区的河南省固始县,受金融危机影响从外地回乡的农民工联合办起了再生资源经营公司。”在河南代表团的分组审议会上,王刚代表透露了这一信息:“现在有两万多人返乡投资,总额达40多亿元。”
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变化的背后,蕴含的是奋力开拓,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力量。
信心来自巨大的潜力,信心来自奋进的力量
“武汉市民春节在餐馆包团年饭有45万桌,如果同时开席,可以把武汉长江的江面都摆满。”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的发言引来满堂笑声。
阮成发代表的“豪言壮语”,只是我国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一个缩影。
市场容量大,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旺盛,愿望强烈,是信心的重要来源之所在。
目前,商业零售、餐饮、文化、网络动漫正持续成为消费热点;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也逐渐走出市场低迷的局面。“中国电影票房5年后完全有可能提高到250亿元的规模,还可以创造大约20万个就业岗位。”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预言。
“其实,中国的问题并不像外国那么复杂,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稳定信心,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机会,培育增长力。”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信心还来自中国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与土壤。
“去年下半年,好像一夜之间我们就没有了订单,想调整产品结构却面临资金难题,急得我焦头烂额。”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五矿机械进出口公司董事长袁昌玉说,“就在此时,重庆市国资委通过改革,将我们公司由国有参股改造成国有控股,迅速解决资金难题。今年以来,公司已签订了上亿元的成套设备出口合同。”
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较上年增长30.6%,这一表现有望在利润总额、利润增长额和资本回报等方面在全球名列前茅。“稳健运行且富于活力的中国银行业是经济的后盾。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做到独善其身,但却做到了独树一帜。”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自信地说。
“信心来自我们特有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来自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来自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在气氛热烈的四川代表团,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侯雄飞代表说,抗击汶川大地震的胜利再次告诉我们,信心和力量往往彰显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能战胜眼前的挑战!
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经济发展经历过无数波折起伏,但经过每一次困难,能迎来新一次跨越发展,靠的就是愈挫愈奋、愈挫愈勇、战胜困难、从不言弃的坚定信心。
当前,全球港航企业仍经历着冬天,但在曾经创造过多项世界第一的中国青岛港,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寒意正渐渐消失,春天的气息变得日益浓厚……
北京的街头,绿芽点缀枝头,奋进的力量在春天的盛会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