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连续4个月负增长 2月贸易顺差创三年来新低

2009-03-13 18:22 254

  2月同比下降24.9%;贸易顺差48亿美元,创三年来新低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这是继去年11月份开始,中国外贸进出口连续第4个月出现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2%。

2季度出口预计继续下降

2月份出口额为649亿美元,下降25.7%,进口额为600.5亿美元,下降24.1%。海关此前发布,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9%,进口额下降43.1%,出口额下降17.5%。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表示,由于1月份有节假日的因素,扣除该因素后1月份的实际出口额应该是下降8%到10%。相比之下,1月份下降25.7%则是大幅增长。

汇丰银行驻北京宏观经济分析师马晓萍认为,由于去年的春节是在2月份,所以实际出口的降幅,要比下降25.7%还要糟糕。

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预计,外部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将导致整个一季度出口增速继续呈现负增长,降势不改,且下滑速度加快。张永军认为,二季度的出口态势将更为恶劣。对此马晓萍也认为不会有所改善。

2月份贸易顺差48亿美元,较1月份391亿美元大幅下降343亿美元,达到了2006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本月顺差骤降,显然是出口形势恶化超出预期造成的。

大宗商品进口回弹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04.1亿美元,下降25.5%,占出口总值的48.9%。加工贸易进出口1078.6亿美元,占40.4%,下降29.9%。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前日提到,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下降幅度更快。马晓萍认为,加工贸易受外需影响程度更大,因此更明显地反应外部需求的下降。

不过,2月份的进口下降的幅度有所缓解,从同比下降43.1%有所回升至下降24.1%。对此马晓萍分析认为,进口大宗商品在数量上有所上涨,如铁矿石、铜等商品进口出现小幅反弹,这说明国内工业对市场有所预期,表达了一定需求,内需有所回升。

新兴国家需求下降快

尽管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在需求上仍表现出一定的刚性。前两个月,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前3大贸易伙伴的贸易表现,均优于同期对外贸易水平,双边贸易降幅分别小于总体降幅7%、9.8%和1.5%。

鲁政委表示,新兴市场出口快速下滑,除市场自身总需求减少外,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进口商品自身风险和部分中国产品在一些国家的奢侈品特性,是新兴市场快速萎缩的主要因素。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