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议人民币国际化:太快有风险 推动需谨慎

李晓喻 | 2014-04-14 12:13 430

(李晓喻)一些学者12日在北京提醒说,人民币国际化有风险,推动需谨慎,不可操之过急。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即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中国境外流通,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李晓喻)一些学者12日在北京提醒说,人民币国际化有风险,推动需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即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中国境外流通,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浪潮汹涌。中国央行与德意志联邦银行、英格兰银行先后签署在法兰克福、伦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在促进人民币跨境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迈出新步。随后,10日,“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更被视为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在12日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SAIF)-金融时报中文网人民币国际化论坛上,SAIF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和民众海外投资的需求日益强烈,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尽快推动。但这归根结底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不是为了推动而推动。

  在学者们看来,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可不先考虑清楚风险。

  钱军提醒说,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风险在于资本的大进大出。

  SAIF副院长朱宁指出,“开口子”之后,中国民众的钱可能大量流向海外,这或将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后将带来更多套利机会,而在金融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之前,“创造任何套利机会都将使国际热钱争相涌入”。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热钱通过虚报订单金额手段取道香港进入内地获益,2013年一季度内地与香港贸易总值同比一度激增71.2%。

  朱宁补充说,如果开放太快,可能会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造成干扰。

  除存在风险外,“基础不牢”也是学者们建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宜太快的理由。

  SAIF实践教授汪滔表示,好的债券市场,浮动利率和开放的资本项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备而良好的市场体系,而这都需要时间去发展。

  此前亦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名义上成为国际货币,更重要的是成为被各国认可并信赖的储备货币。而与会学者认为,要建立这种信心同样非一日之功。(完)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181142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182908

赵锡军:以经贸合作为抓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2024-05-27 15:23
181432

“千员访万户,汇率避险正当时”宣导会暨“数字化、便利化、国际化”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3-09-11 18:12
240329

央行:继续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加强本外币协同

2022-10-10 14:59
21463

央行: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022-10-10 14:43
1508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