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盯上极速扩张的应收款项类投资

2014-04-10 22:073345

当监管政策覆盖领域有限时,银行通过创新来规避监管,而应收款项类投资正是这样的一种创新。截止4月8日,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新增规模高达万亿元。同时,银监会也开始对该科目下的投资余额起疑,重点关注该项目下资金的非正常增长

引自《银行家每日要参0409》

当监管政策覆盖领域有限时,银行通过创新来规避监管,而应收款项类投资正是这样的一种创新。截止4月8日,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新增规模高达万亿元。同时,银监会也开始对该科目下的投资余额起疑,重点关注该项目下资金的非正常增长,并于上周(4月初)要求银行对应收款项类投资情况进行上报。此前证券化的开启与银行处理快速上升的不良贷款等原因共同推动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余额暴增,投资方式也涉及投资信托收益权、类似于买入返售的代持等。后期该项目余额或受银行风险压力增加与监管力度加大而有所收敛。

【银联信分析】

一、银行借道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绕开监管

当监管政策覆盖领域有限时,银行通过创新来规避监管,而应收款项类投资正是这样的一种创新。截止4月8日已有12家银行对外公布2013年年报,而各大行年报数据显示,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增长较快的主要是股份行,银行这么做的本质还是把贷款从贷款科目中腾挪出来,以绕开相关监管限制;而四大国有银行该项目下的投资相对平稳,尤其是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年度报告甚至没有业务单独统计。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上市行应收款项类投资新增规模高达万亿元。

与此同时,在已经发布年报的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该项业务变化最大,截至2013年末,该行应收投资款项净额为2354.15亿元,同比增长630.63%,业务占比30.81%,较上一年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其它股份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与增长势头也不容小觑,具体表现在:一是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应收账款类似的投资为3286.2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5.10%。二是平安银行的交易应收账款类似的投资是1846.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3.28%。三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易贷款和应收款项净投资在5152.34亿级,同比增长223%,年底在利息收入,其他应收账款投资利息收入255.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00%以上。四是民生银行交易的平衡应收账款类似的投资是378.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1%,相对去年年底增加了12.33%,不过民生银行较特殊,其投资增长主要是应收银行贷款等资产管理计划尚未公布2012年数据造成的。

二、庞大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与增势已经让监管机构起疑

银行2013年年报中应收款项投资余额与增长势头吸人眼球,同时银监会也开始起疑,重点关注该项目下资金的非正常增长,并于上周(4月初)要求银行对应收款项类投资情况进行上报。此前,不少股份行通过同业渠道走的贷款,转而通过应收款项投资这个科目贷款。这里面表面增长的是信托计划或者理财产品,但是很多背后其实还是银行贷款,只是找了第三方金融机构做过桥而已。同时,此前,银行为规避监管,将本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内贷款,绕道第三方金融机构计入同业项下,主要表现在买入返售金融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科目下,但是随着2013年年中银监会对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下半年银行应收款项投资余额急速攀升,普遍增速超100%。而这次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上报应收款项类投资情况,也主要是为摸清市场该项下的投资总额与细分结构,或进一步围堵银行的过激创新,采取进一步的风险防范措施或指导意见。

三、银行应收账款项目类投资急速膨胀的原因及投资模式探析

(一)原因分析

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应收款项投资类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管理层文化和所在位置的不同,大行不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同时大行创新步伐与积极性相对较慢;而小行则对利润的追求更加渴望,不断针对监管要求进行创新,绕开监管,赚取最大化利润,不过其面临的风险也明显较高。

银行应收账款类投资在2013年出现飞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一是资产证券化从2012年开始恢复。并且进入2013年监管层更加重视资产证券化的推广,督促银行盘活存量,将银行已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将存量资金盘活,让银行获取现金流,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只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与银监会的初衷有差异,银行主要是为出表而不断通过投资信托收益权、资产管理计划与买入返售等业务通过表外业务绕道第三方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二是银行不良率上升加快,银行资产打包出售的情况比较多。举例而言,甲银行会将现有不良资产卖出给乙银行,并附有抽屉协议,随后由乙银行开发理财产品或与其他信托公司合作,经这层转手,降低甲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与不良率,随后甲银行会按协会再买回此前出售的不良资产,或这甲银行购买乙银行与信托公司开发的信托产品、信托收益权或理财产品,使资产再次回到甲银行,而这一方面将改善甲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另一方面,乙银行与信托机构等也均会收到相应比例的收益。

(二)模式探析

应收账款投资主要有三种投资方式。一是银行自己买自己的应收款项。如果银行不良率上升很快,银行买自己的应收款项就多一点。二是银行买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托受益权或理财产品。银行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做一个信托计划,或者通过其他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再将资金投资于该信托计划或理财产品,变相将资金贷出去。购买信托受益权,主要是银行购买投资人手中的信托收益权,或其他金融机构手中的信托收益权。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土地、未售出的存货抵押给信托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与信托公司再合作),随后信托公司开发信托产品或拟定信托计划,而银行用自由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或信托计划,获得信托收益权,或者银行通过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比如甲金融机构,银行要求甲金融机构购买上述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或认购信托计划,而该银行再购买甲金融机构获得的信托收益权,绕道投资信托收益权。需要说明的是,买信托受益权涉及的是杠杆,不断借同业资金,通过利差套利,风险不可控。三是银行帮助别的机构代持,然后再卖回被代持机构。代持基本上是小银行不敢去投资,仅做一些比较稳当的业务,这个与此前的买入返售业务类似。

四、后期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或有不同程度的收缩

预计后期应收款项类投资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但是该项下投资余额有大幅下滑的概率也较小。具体来看,一方面目前银行面临的风险压力的确是如业界所预测的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监管机构的风险把控的意识更强,监管力度也在增加,这次银监会让各大银行上报应收账款项类投资也是为摸清目前银行业总体的该项目余额与细分投资结构,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做准备。此外,在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不良暴露的风险较大,这次监管层与银行的较量也将开启。银行为抹去不良而不断创新,打擦边球,银监会为防风险,也会不断出台政策加的监管力度与引导。银行在同业中或投资项下的非标规模都会下降,到期后银行对一部分在同业中或投资项下的非标资产或不在续作。

然而,监管普遍慢于市场,银行,尤其是同业资产规模较大的股份行,其逐利性更强、创新能力也比较强,后期或会将应收账款项下投资向其它同业类科目隐匿,或通过应收款项目下的一个细分科目向另一细分科目挪动,其中委托贷款或是一个突破口,该领域的后期监管风险需要防范。

0
标签:应收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央行回应收款码管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

2021-11-30 14:42
1290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与宿迁产发保理开展9000万的应收款无追索权保理业务

2022-05-25 19:49
12070

维信诺通过9.5亿元应收款保理业务提案

2021-03-11 11:20
13989

维信诺通过9.5亿元应收款保理业务提案

2021-03-06 16:16
809

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如何平账?这样做真的太简单了!

2020-03-02 20:36

应收款凭空消失?外贸企业须警惕“李鬼”半道劫财

2019-07-18 09:48
7175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