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时代到来了吗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者贸易结算货币已经确实开始,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以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货币,但是与美元差距还非常大。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者贸易结算货币已经确实开始,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以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货币,但是与美元差距还非常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林毅夫今日(4月9日)表示,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者贸易结算货币已经确实开始,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以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货币,但是与美元差距还非常大。
林毅夫指出,“由于中国实体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国家来讲强劲多了,我相信中国还会维持7-8%的增长10年、20年”,因此大家对人民币的信心是会提高的,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以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而且这个趋势在增加。
林毅夫分析了两个原因。
第一,一个国家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它必然是本国利益跟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潜在的,而且作为一个主要储备货币的问题,对这个国家货币政策基本上没有什么约束,任何没有约束的这种安排可能都不是最好的安排。这是长期潜在的问题。
第二,就是即使2030年中国变成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当时整个国际储备货币状况很可能比现在更不稳定。既然比现在更不稳定的话,那时候去做国际主要储备货币,资本帐户要完全开放,资金可以完全自由流动,那经常就会出现国际炒家炒作的问题,大量流动资金流进国家,就会造成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货币急剧升值,出口受到影响。
林毅夫指出,其实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固然非常光荣,但是经济利益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不管从近期还是长期来看,要开始去思考什么东西更好的替代方案。
他坦言,“我不认为我的建议马上得到大家接受,但是我想如果说到2020、2030年我们所碰到的国际的货币体系,金融体系比现在更不稳定的话,即使我们还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有责任积极地去做一些理论、舆论的准备,来倡导对大家对有利的这种政策。”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件
2007年6月 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7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2008年12月4日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2008年12月25日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2009年4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7月 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0年6月 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2011年8月 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年11月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新闻发布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014年4月 德国央行、英国央行相继与中国央行签署在法兰克福、伦敦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利弊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因此,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但人民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
获利
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报告指出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获弊
报告也同时指出了其产生的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综合考量
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人民币时代到来了吗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无疑是可以期待的。”但现实情况如何?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用了一组数据:跨境人民币贸易的结算数量目前已经在逐渐增加,到了今年1月份跨境的人民币结算量已经占到了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20%;在国际主要支付货币当中,人民币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七大支付货币。但就其比例来讲,人民币作为世界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仅仅占到1.39%。
吴晓灵指出,尽管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开辟了很多路径,但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当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会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人民币能够走多远,这取决于人民币能够用多快的速度、多宽的广度和多大的深度回流到中国。
吴晓灵认为,人民币能不能有它的时代,取决于国内的改革进程,包括金融改革。作为央行来说,更多的不是考虑怎么样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化的货币,而是说怎么样把国内的金融体制搞好,使市场主体能够有更强的市场约束,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工具,人民币能够被广大的国内外投资者使用,才可能实现国际化。
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结果,重要的是要做好中国的事情,其他的要顺势而为(财苑)。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巡视员王丹指出,虽然人民币目前是世界第七大货币,但离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38.75%的比重还有很大距离。人民币计价比重也比较低,即使在2013年人民币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7%,但其中有一半不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重要的是,目前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人民币资本还没有完全可兑换。
对此,王丹认为,必须进行汇率方面的改革,扩大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要突破原来重流入、轻流出,宽进严出思维的定式。要进一步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简化人民币使用的流程,要推动个人跨境业务的开展,要继续大力推动人民币的计价。对外统计和管理部门推动前端的审批环节,中后端的统计核算环节以人民币计价。推动大宗商品和现货、期货使用人民币结算。完善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董事长牛锡明则指出,现阶段应加大直接投资的力度,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稳固的基础。牛锡明说,在具体的策略上,应该着力以人民币为直接投资的渠道,尤其是鼓励和支持在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使用人民币,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和存储。支持企业走出去,还可以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形式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中国的银行应该为境内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支持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企业和境外投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继续推进跨界人民币贷款业务,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以境内外联动为依托为企业提供支持。
“但不可忽视的是,风险在人民币资本。”牛锡明坦言,由于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到了靠投资推动和促进的阶段,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实现人民币的资本兑换,老是不做资本项下的兑换,不往前走,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很难做到的。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则指出,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刘遵义认为,人民币的时代在慢慢到来。他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概占全球的11%。东亚地区经济总额占全球经济的比例在2012年也提到了25%。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贸易体,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也已超过了10%,东亚地区占的比例超过了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这需要大量的人民币来做贸易结算。同时,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货物交易的媒介,在香港、新加坡、老挝等地区和国家,使用很方便。同时很多东亚国家,对华贸易都是顺差,而且顺差很大,这就会产生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贸易融资需求,所以可以在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还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利于贸易平衡,人民币也在很多地区成为了储值货币。长期来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格局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剂作用,但是短期内仍会有一些热钱的流动,都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造成影响,这也会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利弊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因此,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但人民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
获利
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报告指出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获弊
报告也同时指出了其产生的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综合考量
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人民币时代到来了吗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无疑是可以期待的。”但现实情况如何?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用了一组数据:跨境人民币贸易的结算数量目前已经在逐渐增加,到了今年1月份跨境的人民币结算量已经占到了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20%;在国际主要支付货币当中,人民币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七大支付货币。但就其比例来讲,人民币作为世界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仅仅占到1.39%。
吴晓灵指出,尽管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开辟了很多路径,但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当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会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人民币能够走多远,这取决于人民币能够用多快的速度、多宽的广度和多大的深度回流到中国。
吴晓灵认为,人民币能不能有它的时代,取决于国内的改革进程,包括金融改革。作为央行来说,更多的不是考虑怎么样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化的货币,而是说怎么样把国内的金融体制搞好,使市场主体能够有更强的市场约束,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工具,人民币能够被广大的国内外投资者使用,才可能实现国际化。
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结果,重要的是要做好中国的事情,其他的要顺势而为(财苑)。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巡视员王丹指出,虽然人民币目前是世界第七大货币,但离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38.75%的比重还有很大距离。人民币计价比重也比较低,即使在2013年人民币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7%,但其中有一半不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重要的是,目前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人民币资本还没有完全可兑换。
对此,王丹认为,必须进行汇率方面的改革,扩大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要突破原来重流入、轻流出,宽进严出思维的定式。要进一步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简化人民币使用的流程,要推动个人跨境业务的开展,要继续大力推动人民币的计价。对外统计和管理部门推动前端的审批环节,中后端的统计核算环节以人民币计价。推动大宗商品和现货、期货使用人民币结算。完善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董事长牛锡明则指出,现阶段应加大直接投资的力度,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稳固的基础。牛锡明说,在具体的策略上,应该着力以人民币为直接投资的渠道,尤其是鼓励和支持在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使用人民币,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和存储。支持企业走出去,还可以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形式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中国的银行应该为境内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支持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企业和境外投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继续推进跨界人民币贷款业务,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以境内外联动为依托为企业提供支持。
“但不可忽视的是,风险在人民币资本。”牛锡明坦言,由于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到了靠投资推动和促进的阶段,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实现人民币的资本兑换,老是不做资本项下的兑换,不往前走,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很难做到的。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则指出,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刘遵义认为,人民币的时代在慢慢到来。他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概占全球的11%。东亚地区经济总额占全球经济的比例在2012年也提到了25%。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贸易体,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也已超过了10%,东亚地区占的比例超过了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这需要大量的人民币来做贸易结算。同时,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货物交易的媒介,在香港、新加坡、老挝等地区和国家,使用很方便。同时很多东亚国家,对华贸易都是顺差,而且顺差很大,这就会产生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贸易融资需求,所以可以在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还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利于贸易平衡,人民币也在很多地区成为了储值货币。长期来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格局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剂作用,但是短期内仍会有一些热钱的流动,都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造成影响,这也会是非常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