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有望首批试点 险资近水楼台得利
他表示,商业银行如果发行优先股,最重要的是每年能够给予多少股息率,毕竟大银行融资都是数百亿资金,为了吸引长期资金参与,其股息率一般都不能低于普通股每年的分红。影响优先股股息率的因素包括融资时点和发行人主体评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息率将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优先股:“大款”的盛宴
银行有望首批试点 险资近水楼台得利
证监会允许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现在,谁将成为第一批参与的上市公司备受关注。
3月25日,在农业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副行长李振江表示,农行已作好准备发行优先股。根据某国有大行人士的说法,四大行有望率先发行优先股,其中农行应该最迫切,但“大家都怕慢了抢不到粥,毕竟市场资金有限”。
那么,哪些资金会投资优先股呢?国泰君安分析师边风炜以为,优先股的推出将有利于保险资金、养老资金以及企业年金等积极介入。平安集团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其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也曾表示,中国平安会认真研究,综合考虑回报、波动性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会投资优先股。
银行有望首批试点
按照3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首先是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二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的企业,三是“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由于首批优先股试点锁定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而这50家公司多为A股大蓝筹如银行、地产等企业。上市银行股价跌破净资产,不能再从二级市场融资,因此优先股将率先从银行股试点。
“银行有望率先获得优先股试点,因为银行每年都有融资压力,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内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益明显收窄,中间业务的竞争又相当激烈,既有利于扩张业务,又不至于对二级市场股价产生过多负面影响,优先股是不二之选。”3月25日,江苏一家城商行副行长张灵军(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他表示,商业银行如果发行优先股,最重要的是每年能够给予多少股息率,毕竟大银行融资都是数百亿资金,为了吸引长期资金参与,其股息率一般都不能低于普通股每年的分红。
“银行发行优先股并不像投资者想象得那么美好。根据一般性规定,优先股的偿债顺序排在次级债之后,而且一般是无限期,对于长期资金而言,银行每年的固定股息率至少要高于次级债券,而且也应高于普通股,这样机构资金才会购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王毅告诉本报记者。
王毅表示,实际上银行优先股的风险水平和普通股区别不大。以工商银行为例,其前5年的每股现金分红为每10股1.65元、1.70元、1.84元、2.03元、2.39元,当前工商银行股价为每股3.3元左右,那么优先股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就是自己同样投入3.3元,每年的收益不应该低于0.24元,以此对应的收益率相当于6.24%,否则机构还不如去买普通股或者工商银行可转换债券。银行优先股的固定股息至少也要达到7%的水平,才能对投资者形成吸引力,而7%的融资成本,对银行来说并不低。
平安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缴文超则认为,商业银行如果发行优先股,股息率应为7%-8%,其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长期价值投资者。影响优先股股息率的因素包括融资时点和发行人主体评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息率将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今年以五大行为首的银行发优先股是一个好时机,几乎所有的银行股股价已经破净,银行发优先股的成本会相对较低,而且银行的利润增长也告别高增长时代,在补充资本金之后,其提振股价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险资投资热情高
虽然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对公司的经营也没有参与权,且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获得稳定分红的股份,且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所以,对拥有长期配置需求的资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保险资金。据本报记者了解,险资对于优先股的热情较高,国内几大保险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都在筹备与优先股投资相关业务。
“欧美市场保险公司投资优先股股息率基本在6%以上,在金融危机期间甚至高达10%。预计我国优先股的股息率不低于6%,这样基本符合目前保险资金对整体投资收益率的要求,同时相比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它的收益或许略微低一些,但是比国债、协议存款等货币资产的收益还是要高很多,同时优先股最符合保险资金长期资产负债的匹配要求。”25日,一家总部在上海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副总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险资所关注的是,如果银行优先股率先开闸,其规模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毕竟市场上不止商业保险资金对此有兴趣,还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国家队”资金也在门外守候。
3月26日,记者根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指导意见粗略统计,目前A股银行板块1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5.2万亿元,若以总流通市值一半计算,则国内银行股理论上可以发行2.6万余元的优先股;若以五大行率先试点优先股,其总市值为3.8万亿元,则可发优先股的总额也将达到1.9万亿元。
去年5月2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曾指出,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的话,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2017年资本缺口累计将达到1.66万亿元;如果利润在现有水平上下降30%,则资本缺口在2014年达3836亿元,在2017年则累计达2.82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银行融资缺口,如果再通过所谓非公开定向增发、可转债、可转股、次级债等方式在一二级市场“圈钱”,必将对本已羸弱的资本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而让市场宽慰的是,优先股发行将不在二级市场流通,可谓对市场派发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在我们看来,监管层放行优先股,目前的规模肯定不会很大,比如300亿左右,由五大行中规模不是最大的一家先发行,看看市场的反响和效果,以及机构的认可程度,对于保险资金来说,目前其实可选择投资的方式很多,仅对于银行股而言,险资可以认购银行的次级债,也可以参与定向增发,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银行股,也可认购优先股。对于后两者,险资有自身的盈利测算和风控指标,如果银行股已经跌到底部,那为什么不买银行股,流动性又好,安全边际和优先股差别也不大,或者两者并举。”3月26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孙婷对此分析。
同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也告诉本报记者,对于险资而言,优先股可以为其提供一个新的投资渠道,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险资也会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其中,若以百分之一的比例计算也有1000亿的资金,当然它的弊端也是能看得到的,就是优先股的流动性很差,它不会明确具体的回购日期,以每年7%的收益计算,至少也要15年才能回收投资成本,其间如果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发生破产之类的不可预测事件,对于险资也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