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天纳:金融改革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持续扩大。由此看来,中央政府目前专注处理的,将会内部的经济问题,以经济改革作为发展前提,其他的事情祇是顺势而为,而人民币国际化也祇是一个结果。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持续扩大。参考SWIFT早前公布的1月份数据,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货币市场近1.4%,超越了瑞士法郎。目前比率虽小,无可否认前景极大。
人民币跨境结算数量肯定会持续增加,不过观察中国经济目前形势,看似距离真正的人民币时代还有一段距离。在未来的发展上,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广度、深度能否持续扩宽?内地经济能否稳定增长?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重点。
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在流出方面,主要涵盖了外贸进出口支付、直接投资、项目贷款、以及若干经规范的证券投资。至于在人民币回流机制上,主要涵盖了外贸出口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机构在目前条例下允许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内地证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等等。
一国货币之作用在于处理及完成结算功能,在实体经济的需求的前提下,货币为经济处理和对接相关的服务。故此,若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渠道持续拓宽,同时使用金额数量不断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会不断攀升。
人民币在环球市场能走多远?完全是取决于人民币能以多快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回流到内地市场,因此,人民币时代能否到来?看来不是取决与国际市场的意志,而是取决于中国的金融改革能以多快的速度进行。
在这前提下,大家会明白为何香港期待着的人民币放宽自由买卖措施(如每日上限扩宽)迟迟未能落实,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并非一个议题,而是国家经济运行下的副产品。目前,内地最重要的金融议题,是如何能顺利调整内地金融的秩序,令到内地市场完善化,受到更强的市场约束和监管,让人民币能作为内地经济及市场主体优化架构的金融工具。金融改革若顺利完成,人民币自然会被国内外投资者加强使用,国际化才能顺利进行。
由此看来,中央政府目前专注处理的,将会内部的经济问题,以经济改革作为发展前提,其他的事情祇是顺势而为,而人民币国际化也祇是一个结果。
与此同时,作为金融改革的一部分,股市改革也同步进行。中国证监会上周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包括上证50指数成份股等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任何投资者都可以参与公开发行优先股,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没有任何限制;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规定了合格投资者范围,不符合投资者门槛的投资者,可通过基金、信托、理财产品方式间接投资优先股。
理论上,优先股的收益率应该要高于国债、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较低风险产品。笔者参考近期内地数据,理财产品目前收益率约为4.5%,参考内地上市企业2012年股息率能高于或等同这水平的企业,约有47家企业符合条件,以银行及传统行业居多。因此,整体而言,有机会试行优先股的蓝筹企业将集中在银行、建筑、公用事业、交运等传统行业。
以往息率较低或无派息的企业,若发行优先股未来再派息,反而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
按最新情况,目前有三类型上市企业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
1、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
2、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方式以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企业
3、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方式,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成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优先股能够减轻内银再融资的压力,对内银而言是好事。推出优先股有利内银补充资本,不过对内银股价的长远影响则有待观察。目前,因内地债市收益率偏高,优先股需要更为吸引,投资者才会积极参与。
观察基本面,优先股发行应可实质降低内地上市银行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目前,内地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的实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已提升至8.5%和9.5%。由于优先股可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故此有机会实质降低内地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至7.5%和8.5%。若静态计算内地上市银行目前的股权融资缺口,将有可能缩减人民币近900亿元。
在目前的估算下,笔者认为投资市场可以对四大行业多予关注:
笔者参考美国在金融海啸前后的数据,当时优先股发行数量急速上升,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本压力,此外,相关产品也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在这期间,美国寿险资金投资于优先股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在金融海啸后,笔者留意到投资收益率也没有受到冲击而大幅下降。作为目前中央政府调控与改革金融市场的一步,优先股将扎实内地企业的资本实力。
作者为中国高校联金融协会副主席、香港证券专业学会委员会成员 温天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