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泡沫挤破 铜市“金融升水”收缩
人民币贬值引发的贸易融资泡沫破裂,引燃了铜市暴跌的导火索,因市场担忧存放在中国保税区的用于融资的铜大量进入市场。对此,华闻期货分析师吴雯倩表示,人民币贬值会导致信用证无利可图,作为抵押品的铜价下行本身就会引发银行收缩对有色行业的信贷。
人民币贬值引发的贸易融资泡沫破裂,引燃了铜市暴跌的导火索,因市场担忧存放在中国保税区的用于融资的铜大量进入市场。上海期铜价格在3月14日当周累计下跌近10%,这是自2011年10月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周。
市场人士分析,铜市本身处于熊市,因中国融资铜需求旺盛,铜价存在比较高的“金融升水”,数据上中国进口强劲,对国际铜价支持明显,近期美国非农数据强劲,超日债违约以及人民币贬值,一定程度上令铜金融升水挤压效应明显。
暴跌前的“风平浪静”
从开年至今,国际铜价在基本金属和贵金属当中是表现最差的,跌幅近10%。但是在历史上,铜价大跌不止一次。2008年,LME三个月铜曾从年中的最高点8940美元/吨崩盘式下跌,一度击穿3000美元/吨重要关口,至年内最低2817.5美元/吨,最大跌幅达68.5%。
目前来看这次铜价的大跌可能还算不上最严重的,与2008年铜价暴跌相比,唯一相同的背景是市场对全球经济都充满着极大的担忧,包括美国复苏前景并不明朗,欧元区仍未摆脱通缩阴影,新兴市场动荡加剧。
当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一次铜价暴跌都与“中国因素”密不可分。2008年全球铜市供给扭转前一年短缺11.9万吨的局面,出现32.9万吨过剩。时至今日,全球仍在铜的过剩周期中运行。
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预估显示,2014年全球精铜过剩量将达到63.2万吨,供应增速将提升至5.5%,达到2210万吨,而需求增速仅为4.5%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在智利等产铜国,铜产出增长加快,而中国铜需求增长又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铜价的下跌也存在一定的必然。
人民币贬值成导火索
基本面的疲弱可能只是一个方面,从去年下半年至本次暴跌前,伦铜价格一直围绕7000美元/吨上下浮动,这次铜价暴跌与以往有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它与人民币贬值在时间上高度契合。今年初,人民币的这波贬值改变了投机者对人民币只涨不跌的认识,也引发了铜价暴跌的蝴蝶效应。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由于进口贸易融资属于资金的套息交易,大多数脱离了实际供需驱动因素。而近期融资贸易风险上升在于多个因素共振的结果。融资铜存在循环授信和追逐高收益高风险的结构性缺陷,而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差缩减所见,融资成本增加。超日债违约打破刚性兑付,融资铜投资端的收益环节出现违约风险,资金链存断裂的风险概率增大,部分融资铜业务上的资金开始不得不回撤资金,或者抛售铜换现。
对此,华闻期货分析师吴雯倩表示,人民币贬值会导致信用证无利可图,作为抵押品的铜价下行本身就会引发银行收缩对有色行业的信贷。据了解,在上海保税区内,用于融资的铜的库存规模曾经达到近100万吨规模。
吴雯倩认为,铜融资还不能断言肯定终结了,但收缩是个大趋势。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是未来主要需要关注的方向,一旦人民币贬值叠加美国国债利率上行,融资铜很可能成为历史。
国元期货研发中心首席分析师姜兴春认为,贸易融资实际上导致需求虚拟增加,导致国际市场价格高企,对国内进口成本上升,伤害了国内真正使用进口铜或者铁矿石生产企业的利益,而使用贸易融资企业就是赚取人民币升值和融资品变现资金的利息双重获利,扰乱了市场秩序。
工业品市场走弱趋势不改
从工业品期货来说,目前的跌势已经从供给过剩驱动转向了成本结构的驱动。以铜为例,分析师表示,目前下游的消费环节仍然相对稳定,但铜价下行对过剩的铜精矿市场将造成冲击,很快可能会出现成本推动式的下跌。年中的变数在于收储,国储收储可能改变短期几个月的供求结构,部分合约可能出现升水,但不改变铜全年走弱的趋势。
光大期货分析师李琦表示,这两年在中国铜和锌的表观需求数据中,有较大的比例是融资需求,若之后融资需求下降,全球供应格局可能会比预期的要宽松,价格趋于走低,二是商品融资出现问题,信贷风险增加,资金链断裂,可能会出现抛货现象,令价格下跌。
分析人士指出,工业品价格的冲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金融市场避险情况升温,由于市场信托产品等高收益非标资产波动引发融资贸易资金链断裂风险,波及到银行资产,甚至导致银行坏账,虽然融资贸易还没有发生实际违约,但是恐慌还是促发市场抛售;另一方面,进口融资贸易导致进口过度,远超国内下游需求,库存也高企,贸易商未来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不得不抛售被融资锁定的铜库存或铁矿石库存,库存变现压力导致未来供应带来的冲击负面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