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渐成气候
“在同俄罗斯及欧洲客户的交易中,我们已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了,这降低了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业内人士表示,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而不是通过美元之类的第三方结算货币的好处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开展业务的成本。
“在同俄罗斯及欧洲客户的交易中,我们已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了,这降低了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秉学说。
人民币早已不再只是中国的人民币了。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2013年底人民币依旧保持在全球国际贸易中第八大支付货币的地位。
报告指出,过去3年来,人民币已经超过了其他22种货币,成为全球十大支付货币之一。目前人民币已超越新加坡元及港元,市场占比达1.12%;2013年10月人民币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金融货币。短短5年间,人民币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人民币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是中国经贸保持稳健增长、汇率稳中有升的反映,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相称,中国外贸在应对汇率风险上开始拥有更多工具。
降低汇率风险
据SWIFT估算,2013年11月~12月,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量增加了15%,而其他货币的使用量仅增长了7%。SWIFT亚太区支付和贸易市场主管弗兰克·德普拉泰尔表示:“人民币使用量迅速增加这一事实可能意味着,对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使用人民币交易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操作。”
作为经营了三十多年的中国外经贸系统大型企业之一,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在与外国客户的交易中尝到了用人民币结算的甜头。“我们不用再承担汇率风险,损失降低了。如果将来真正能实现全部交易都可用人民币来结算,那肯定利好外贸企业。”高秉学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了2%,这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作为保值手段的吸引力,并提高了其在香港的流动性,使其更易于获取,用于结算世界各地的贸易和零售交易。
汇丰亚太区支付和现金管理部门主管约翰·劳伦斯呼吁企业财务主管紧跟人民币的发展动态,以便获益于这种货币带来的机遇。劳伦斯表示:“人民币仍在继续巩固其全球货币地位,预计今后5年里人民币将能自由兑换。”
业内人士表示,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而不是通过美元之类的第三方结算货币的好处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开展业务的成本。
2014年,上海将推行人民币国际清算系统(CIPS)。这一清算系统将使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更加高效,中国政府希望借此使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国际化需长期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是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高秉学表达了他的苦恼:“虽然已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但目前用的还不多,因为国外客户担心这样会把汇率风险转嫁给他们,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用美元结算。”
一位供职于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的分析师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全球第八”指的是人民币的交易属性。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应是由交易属性向投资属性、储备属性的递进式发展,现在中国以外的外贸从业者实际使用人民币的量还很小。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更加市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SWIFT的数据,即便世界各地的人民币付款正在激增,若以绝对值衡量,它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元和欧元,两者在2013年12月分别占了支付交易的39.5%和33.2%,相比之下人民币仅占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室主任陈道富表示,人民币走上国际市场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但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支付货币应作为中长期目标,其推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