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适时微调政策支持经济增长
针对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和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今年经济增长实现既定目标的问题不大,不必过于在意短期经济波动。李慧勇:如果资金大幅外流,逆回购不足以抵消资金外流的负面影响,利率风险大幅上行,则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好的时机,但目前还看不到这种趋势,没有必要下调。
本报实习记者 赵静扬
针对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和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今年经济增长实现既定目标的问题不大,不必过于在意短期经济波动。目前流动性较宽松,不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需求。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
诸建芳: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总需求有一些弱,导致CPI涨幅低于预期。就进出口而言,1-2月份的数据存在节假日因素,应将两个月的数据综合分析。同时,要考虑去年的基数因素,如果去年有虚高,则需挤掉水分。如果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1-2月的进出口大体上仍处于正常状态。
目前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政策可能需要做一些微调,包括投资、消费等方面的政策。要维持投资稳定增长,需采取一些措施,同时需鼓励消费。改革这个关键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35年正是一轮一轮的经济改革释放了红利,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还将进行新一轮改革,改革红利的释放仍将带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李慧勇:不必过于在意短期经济波动,今年经济形势应长短期结合来看。从相对较长的周期来看,目前经济处于一个下台阶之后的筑底期。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在去年8月出现高点,其后是一个回落期。这个回落期可能持续到二季度。至于2月份外贸顺差大幅收窄等问题,我认为存在一定的误读。从国际收支来看,一季度顺差会较少甚至出现逆差,但去年2、3月也出现过逆差,所以用当月数据来预测全年的情况并不严谨。今年全年出口有望增长7%-8%,外贸顺差的趋势不会改变。
今年经济实现7.5%左右的增速没有难度。首先,世界经济不会出现太大的动荡,这意味着虽然外需有压力,但基本可以与去年持平。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增速会放缓,但仍会有增长。房地产销售可能仍有个位数的增长,投资可能仍有两位数的增长,这就决定了内需仍会有稳定的增长。综合来看,今年经济增速与去年相比可能会有回落,但经过努力仍可以保持7.5%左右的水平。这要求政策得当,应对及时,而不是仅靠市场本身运转就能实现目标。
中国证券报: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否有必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诸建芳:目前流动性比较宽松,如果从流动性角度考虑,没有特别的必要进行下调。调控经济应从更广的角度着眼。例如,创新直接融资方式,发展新三板和债券市场,而不一定单纯大力度增加信贷投放。综合考虑目前状况以及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创新,这种做法对稳定经济风险更有益处。如果出现资本大量流出,造成国内流动性紧张,则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对冲流动性紧张。但在目前流动性偏宽松的情况下,降准不一定对实体经济的回升有帮助。
李慧勇:如果资金大幅外流,逆回购不足以抵消资金外流的负面影响,利率风险大幅上行,则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好的时机,但目前还看不到这种趋势,没有必要下调。
中国证券报:目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挑战,应如何应对?
诸建芳:应更多地通过推进改革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具体而言,在国企改革方面,应放开一些垄断管制较多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混合所有制,激发活力。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应推进结构性减税。经济增长点主要在产业方面,目前服务业供给可能存在问题,需求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医疗、养老、文化产业、物流、教育等领域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
目前外需略有改善,但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大国政策的转向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从投资、消费来看,消费相对比较平稳,即使改善,也不会是爆发式的;投资增速在客观上会有所放缓。从政府政策和调控角度来看,今年重点应关注经济增长。
李慧勇:今年是风险的集中释放期。第一,必须改变当前的利率困局,有必要整顿金融秩序,使风险归位,允许一部分过剩行业、企业债务违约;第二,目前同业杠杆水平太高,这使金融风险集聚,需要加强同业业务监管,允许一些风险释放;第三是流动性风险,因为制度重整可能很难保证完美衔接,个别机构可能出现流动性断档风险;第四是房地产方面的风险。过去房价上涨放大需求,形成房地产只涨不跌的预期,同时三四线城市缺少产业培育,对就业的吸引力下降,造成需求不足。两个因素将使供给相对过剩的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从而带来金融风险。
应对挑战要有底线思维,以不伤及稳定为前提。在房地产调控方面,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要控制,同时化解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的问题。对于债务违约要有保有压。对于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基础设施的,要允许借新还旧。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今年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消费,增强经济的稳定性。既要坚持底线又要防范风险,才能较好地收到制度重建和保持稳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