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余额宝谈金融互联网的挑战
2103年注定是金融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余额宝犹如一条鲶鱼,把整个中国金融行业搅的七零八落。一切起源于一个网上流传ING的传说,犹如武侠小说的至尊武功秘籍,似乎谁得到这个法宝,就能登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巅峰。
2103年注定是金融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余额宝犹如一条鲶鱼,把整个中国金融行业搅的七零八落。
正是这种忽然而来的冲击,让中国僵化迟钝的金融行业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对金融行业的意义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宣传渠道和延伸柜台那么简单。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当下,银行已经开始不断变革。依仗着巨大的资源优势,这些巨头也开始尝试金融互联网产品。
半年过去了,回顾一下这些创新,大多数都不得不戴上"奇葩"和"失败"的标签。
直销银行吸引用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切起源于一个网上流传ING的传说,犹如武侠小说的至尊武功秘籍,似乎谁得到这个法宝,就能登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巅峰。
2013年9月18日,北京银行宣布和荷兰ING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中国首家直销银行,并用VTM作为直销银行。当时评论给予其很高期待,称这是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破土萌芽,或将开启国内直销银行的新时代。
然而,半年过去了,除了在开通仪式上象征露了一次面之外,北京银行的直销银行几近销声匿迹。
直销银行的追随者还有民生银行,但直至上周,民生银行这项创新业务才姗姗来迟。
反思直销银行的失败,除了监管由于固有的食古不化所带来的对于远程开户的不认同和限制以外,还应该反思的是银行本身。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那本ING传来的直销银行秘籍仅仅是实验版,且原作者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尝试的时候,作为中国的直销银行的先行者们,已经由于练了过久,多少陷入走火入魔的境界。如此反观和ING关系密切的北京银行一直按兵不动,也就有了答案,原来人家早就知道这是一本伪秘籍。
让我们事后诸葛亮一下,假设在2013年年中某次直销银行需求讨论会中,能有一个声音问一句:直销银行如何吸引用户?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在很大程度上会为当时明显发烧的直销银行注射一剂降温针。
直销银行吸引用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于这个舶来品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他出生地的金融环境。在欧洲国家,私人用户开户,需要一笔不菲的开户费,作为银行提供服务的服务费用,一般来说这笔费用从20-100欧元不等,而直销银行因为把全部服务通过网络实现,自然可以把服务成本核算为零,因此省下一笔20-100欧元的开户费对于欧洲私人用户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在欧洲国家低利率和利率市场化充分的环境下,将通过直销银行运营降低的人工成本补贴利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确实可以享受到更高的收益,在这样的收益增加和成本降低的吸引下,直销银行在欧洲市有足够的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直销银行在欧洲依旧没有大红大紫。
让利如此,却没有成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分析。归根结底,用户对银行固有的信任意识是根本。
从银行成为银行那天起,一个竖立在城市显著位置、由石头垒起来的、让人有足够信任力的建筑就是银行的标志,也正因为这样的标志给人足够的保证,让人愿意把金钱存到这个石头垒起来的高大建筑里面。
现在,忽然这个标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在网络上才会出现,用一连串字符组成的链接才能看到的银行,这对用户根深蒂固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颠覆。这对习惯了惯性思维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所以,直销银行在他的原产地也仅仅是一个实验品。
如同所有中国热炒的概念一样,当时间无情的抚平波澜的时候,一切就像没发生一样,就像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过这种奇葩的失败产品一样。
余额宝的借鉴意义=做到极致
实际上余额宝只是一个货币基金,但是这个基金解决了一个最大的用户需求:在满足用户资金流动便捷的前提下提供最高收益,而且几乎取消了基金购买的所有门槛。
换句白话就是,余额宝可以让用户所有用来零花的钱生钱,而且不耽误任何消费。有一个充分值得信任的阿里做背书,同时拥有更方便的消费渠道和更低的入围门槛,还有着一个足以傲视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当这一切优势都归结在一起时,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天弘不成功?华夏基金不成功?信托不成功?直销银行为什么不成功?我想,这四个直白、简单的理由足以打动每一个用户。
回归本质,做到极致,是余额宝成功的最主要原因。用户为什么信任你?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是什么?是否足够吸引?回答好这两个问题以后,产品的生命才有可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