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首次公开,“影子银行”或面临更严监管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20日讯,央行2月20日首次公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2013年广东、北京、江苏分别以1.3826万亿元、1.2556万亿元和1.2070万亿元位居前三位。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开始明显下降。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20日讯,央行2月20日首次公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2013年广东、北京、江苏分别以1.3826万亿元、1.2556万亿元和1.2070万亿元位居前三位。对此,银行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统计监管社会融资规模是关注“影子银行”活动的重要措施,此后各地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可能更趋严格。
一家外资行的投资策略部主管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相比公布全国性的社会融资规模,这次分片区、分地域公布该数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全国性社会融资规模已经很难具体反映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呈现,长久以来,间接融资占据主体,银行承担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也容易导致风险集聚和周期性波动。如果不具体到地区统计,日后还会再现华东地区钢贸贷款累及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堪忧等金融风险事件,不管从外源性还是内源性上讲,此次数据的公开都是监管层对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个进步。
上述人士说,由于没有地区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区域分析中,货币供应量就缺乏可比性,而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显然可以有与全国性相对应的地区性划分,这样就避免了货币供应量的不可比性,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相关信息。同时,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更能全面反映地区金融发展状况,也能准确反映地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地方经济金融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表外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的发展,形成的套利套汇等使我国的金融交易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现有部分指标暂未或未完全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如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典当行发放的贷款等,这都需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围和口径的进一步细化。”上述外资行高层告诉大智慧通讯社。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开始明显下降。从2010年至今,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降至60%以下,而在2000年,其占比则为80-90%,这表明银行信贷活动的减少以及非银行信贷活动的快速增加。
“在社会融资总量中,非银行信贷活动,比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公司债券,都在2009年以后出现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活动的兴起导致了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存款压力,同时其存款也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也导致了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开始上升,这也对整体金融稳定产生了挑战。”刘利刚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统计监管社会融资规模是关注“影子银行”活动的重要措施,因为偏离实体经济活动量过多的金融交易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过于频繁和过大的金融交易和金融产品的交易,对实体经济不是福音。
为了遏制“影子银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监管层多次从行动上予以调控。2013年3月,银监会更是出台了严格的新规,对理财产品投资领域、资产管理方式以及信息披露标准进行了规定,央行更是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意在切断影子银行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资金源头。
据了解,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其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
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六省市,即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融资额合计占全国的37.9%。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山西等省市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之比均低于50%,显示出融资结构趋于优化的特征。
而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7%,达到17.29万亿元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
发稿:张莉/曹敏慧 审校:丁亮/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