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挑战与契机
传统商业银行怎样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伴随全球范围内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包括移动金融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越来越受到相关业界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在金融脱媒,利率逐步放开,银行存款波动加剧、利润增速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面对蓬勃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不少人对银行业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的确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一定冲击和挑战,但这些新兴业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行业发展趋势,真的会挤占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吗?
第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具有诸多正面作用。
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互联网分流了大量零星、小额的银行柜面交易和简单服务,如缴费、查询、小额支付、结算等。过去银行为处理这类交易和服务配置了大量人力资源、物业资源和系统资源,单笔交易的平均综合成本往往高达百元甚至数百元。就客户贡献来说,基本切合“二八定律”,即银行80%以上的存款、业务收入直接来源于20%甚至10%的客户,大部分柜面交易成本远远大于收益。现在由于互联网分流效应,银行得以将相当一部分柜面资源解放出来,一方面大大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可将资源优化配置到更需价值创造能力的产品、服务特别是综合金融服务中。同时,银行还可通过新型互联网渠道以较低成本为“长尾客户群”提供更优质服务。可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对银行业观念和方法的革新,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不少银行官商气息浓厚,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重心。即使借助互联网服务客户,也多片面追求自身安全而罔顾客户便利。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银行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促使商业银行放下身段,瞄向互联网企业,融入互联网思维,更虚心地向他们学习。互联网金融能够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往复、主张平台开放,借助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跨界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精神的启发下,商业银行必将进一步加快打破传统思维,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同业、跨业合作,深化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二,银行业参与互联网金融并不缺少比较优势。
与金融活动形影相随的是各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金融机构的职能就是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就风险管理而言,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确有些可贵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计量与监测,可以有效解决信用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这一难题。但在风险管理的理念、文化、机制、工具、方法等方面,现代商业银行无疑占据着领先地位。由于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历练、具有长期风险管理实践,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相对更强,防范化解风险的经验也更丰富。当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探索逐步缩小差距,但这一积淀提升的过程没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作为开放体系,相互学习模仿的成本并不高,后来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正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同业的先进产品和营业模式而大获成功。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开始积极引入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着力改进传统业务模式并拓展自身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有的甚至转守为攻介入电商领域,成效值得期待。客观地说,商业银行在人才、资本、品牌、客户基础、数据基础等多方面具备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能力,所欠缺的可能还是转型的决心与动力。
第三,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完全替代银行传统业务。
银行柜面的支付结算、标准产品和简单服务越来越多地转移到线上,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和销售渠道即将无所事事?互联网金融讲求操作简便快捷、信息开放共享,其优势主要在于批量化、标准化、简易化作业。但也有很多金融服务难以完全通过互联网完成,更遑论移动渠道,比如公司金融业务、证券承销发行、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并购融资及相关服务等。因为这些业务对专业性和私密性要求极高,必须有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和对项目的精细安排,互联网特征与之并不相容。再如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理财业务,需为客户量体裁衣,将多种金融产品科学组合,也很难全部在线上完成。
简言之,大众化、标准化的简单产品和服务更适合互联网渠道,而在小众的、个性化的复杂金融服务领域,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仅依靠自身禀赋很难取得突破。
还有一些业务领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可以各显其能,互为补充。比如小企业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凭借对综合性、长链条数据的深度利用,准确锁定并细分目标客户群,通过建立风险模型量化客户违约概率,从而在损失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向小企业提供快捷、免担保的融资以及配套服务。当然前提是要具备法制体系健全、市场机制成熟、企业行为规范的外部经营环境。银行则能以广泛分布的分支机构为触角,面对面、肩并肩地确切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和经营状况,产品营销更有针对性,风险识别更客观准确。此外,银行还可以依托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基础,共同搭建各类小企业服务平台,将市场选择与政府支持、行业协作相结合,批量提供小企业融资服务。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确实大有可为,在金融生态圈本就有一片属于互联网金融的广阔天地,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包打天下,更不可能出现所有金融活动都转移到互联网上为几家互联网公司所垄断的局面,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并非洪水猛兽。
第四,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过度竞争风险。
当前,互联网金融概念炙手可热,互联网、电信业、零售业企业纷纷进军这一领域;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都摩拳擦掌,正在或准备下大力气构建自身的互联网渠道或平台。一时间移动支付、网络理财、在线融资等产品和应用层出不穷。发展互联网金融是银行扩大客户来源的重要途径、推进全面转型的有利契机,还是中小银行突破经营区域限制的新型手段,但也要注意避免头脑发热、一哄而上同质化发展。一个新兴行业从萌芽到成熟,往往不可避免地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行业显现广阔前景,短期内吸引大量投资,高速增长、急剧膨胀阶段;其后必然因过度投资引发过度竞争、过度供给,从而导致行业重新洗牌,大量投资形成损失;最后恢复正常发展,归于平静。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泡沫的膨胀和破灭殷鉴不远,当时投入互联网行业的大部分风险投资都打了水漂。现阶段很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以自身现有客户群为基础,通过提供新服务进行交叉销售或建立新平台实施渠道迁移,短期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这种高增长不会成为常态,很难长期持续。因此,商业银行应真正从适应客户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互联网金融事业的客户定位和产品定位,进而建立差异化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同时要做细致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计算、权衡当期和远期的成本收益,合理规划,有序推进。
第五,商业银行应将互联网金融纳入渠道建设总体战略统筹布局。
互联网渠道与传统银行渠道相互替代、相互支持,要将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有机融合,避免线上线下“两张皮”。说白一点,搞互联网金融必须“接地气”。因此,银行应制订切合实际的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渠道转型。具体来说,物理网点要由支付结算为主向营销服务为主转型,网点形态实现智能化、体验化、多元化;电子渠道要由封闭分割的交易系统向开放融合的营销服务平台转型,打造具备充分线上服务能力和远程客户经营能力的互联网银行渠道。
同时,应注意加强产品创新、流程优化和风险管理。着力完善产品创新与支持体系,开发适用于互联网和移动金融的专属产品,打造能代表自身品牌的“杀手锏”产品;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充分理解、适应互联网客户的行为习惯,以提升客户体验和市场反应速度为原则设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突出对实质风险的把控;还要在内部促进新观念、新思维的传导,建立健全跨部门、跨机构、跨层级协作机制,建设平等、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互联网生态中除旧布新。
总之,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对于银行业既是挑战,更是契机。传统商业银行欲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核心的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专业化经营,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范一飞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