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内幕:金融管制和巨大隐形成本是银行业病根

2014-01-24 14:16 932

  这是一本影子银行内部核心从业人员的亲历记录:他不停地创新、扩张、寻求各种形式合作,可惜以上种种都以失败告终。  2011年6月20日,张化

  这是一本影子银行内部核心从业人员的亲历记录:他不停地创新、扩张、寻求各种形式合作,可惜以上种种都以失败告终。

  2011年6月20日,张化桥走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瑞士银行办公室。他主动放弃了这家世界顶级投行的抢手职位,却不是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另谋高就,而是去担任广州花都一家小额信贷公司的董事长。次日,几乎全香港的报纸都报道了他去“放高利贷”的新闻。作为一个香港具有相当人气的“最佳中国分析师”、“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在媒体和公众眼里,从人人艳羡的国际投行转入小额信贷行业是一个失败者的选择,“可能只比按摩院或夜总会稍微好一点”。

  有趣的是,张化桥很快发现媒体和公众可能是对的。两年后,他写了《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这本书记录了他经历的中国影子银行希望与绝望共生的故事。

  究竟什么是影子银行,张化桥有个简单的定义:银行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以外的任何金融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的各类投资、非金融企业之间利用银行作为中介进行的委托贷款、公司债券、小贷公司、典当行和租赁公司所管理的贷款、未经过银行的公司间及私人间的贷款。按照标普的计算,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2012年达到22.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银行贷款总额的34%,中国GDP的44%。这个规模并不大,其资产质量风险也未威胁国家银行体系。张化桥赞成标普的观点,影子银行只是中国银行体系的一个症状,但并非病根。病根在哪里?是金融管制和随之而来的巨大隐形成本。

  2012年初,张化桥换工作大半年后,他回到母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给学生们作演讲,话题就是小额信贷行业。那天,他有点烦躁,他对学生们说:“1986年,我从五道口毕业时论文标题是《中国利率自由化的途径》。现在26年过去了,你们还在用同样的标题做毕业论文。”

  他貌似在讲个荒诞的笑话,但这种苦涩的滋味确实发自内心。2008年以前,小贷公司在中国还是非法的。直到张化桥真正跻身这个行业,才意识到他们的地位是多么卑微,监管部门又有多么低效。无论是更改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开设分支机构,还是取得税收优惠等等,都需要向区发改委、市金融办公室、省金融办公室三层监管部门一一申请。有一次,他去游说一位监管部门的官员,提高他们放贷的规模,在张化桥花了很多时间来说明风险可控之后,这位官员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噎了他半天:“你不就是想多赚点钱吗?”这种监管噩梦如影随形,伴随他整个小贷行业工作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一个失败者的告白,是影子银行内部核心从业人员的亲历记录:他不停地创新、扩张、寻求各种形式合作,可惜以上种种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而我们能从中看到的,是失败者对影子银行入木三分的分析,还有你未必爱听的预言。

0
标签: 影子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