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金融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

2014-01-16 14:50 141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一年来已就经济建设和经济金融政策制定发表了多篇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对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一年来已就经济建设和经济金融政策制定发表了多篇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初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笔 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

  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他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他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的16个部分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就有6个部分,分别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占三分之一还多;在《决定》60条改革措施中,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就有21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调控新思路

  在分析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新思路。他进一步阐述道: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向社会释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坚定信号。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各项政策,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推出新的改革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及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创造条件使企业进行存量调整,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内生活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加强改善民生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稳定和扩大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众就业创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搞好安全生产和救灾防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他进一步指出:宏观、微观、社会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宏观政策稳定,市场主体才能稳定预期,企业才能有序竞争;微观政策放活,才能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反过来才能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社会政策托底,就可以缓解社会压力,守住社会稳定底线,为宏观经济“稳”和微观经济“活”创造条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的新思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素配置要通过市场,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为,而是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新思想

  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他提出:要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成立能源俱乐部”等新战略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强调,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他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是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二是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三是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为本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合作项目提供融资保障和结算平台;同时,尽快设立上海合作组织专门账户,为本组织框架内项目研究和交流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四是成立能源俱乐部。协调本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在提高能效和开发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五是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确保粮食安全。

  “经略海洋,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思维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他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他强调,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要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设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新思想新观点

  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印度尼西亚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坚持讲信修睦。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推进改革的“五要”新思维

  2013年11月下旬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军令状已经下达,集合号已经吹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在结合实际,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一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二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三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四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五要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理念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基本原则主要有四条:一是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二是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三是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四是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他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域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强调:城市形成是历史积累和沉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建设要吸取国外优秀有益经验,但不能成为国外城市建筑设计师的试验场,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些全新的、鲜活的理念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他提出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要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创新融资工具,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都是无利和微利行业,商业效益差,资金回收期长,但社会效益好,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融资服务,不能都靠商业银行。要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提供规范透明、成本合理、期限匹配的融资服务。

  这些鲜活务实的理念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投融资指明了前进方向。(王兰军 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

0
标签: 习近平 新观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