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调整的经济学意义

赵晶 |2013-11-28 11:17135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从绝对数值上算,“单独两孩”并不会带来人口爆炸性的增长,直接拉动经济的总量也有限。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单独两孩”绝非“单独”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将深远地影响着本国甚至全球经济。

  “单独两孩”政策出台,社会反响强烈。教育、婴幼儿产品、医疗等产业界人士马上表示,“单独两孩”将大幅拉升行业经济。美国农业部门也随后表示,中国的“单独两孩”政策将给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

  根据测算,“单独两孩”将使我国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峰值时间比维持现行生育率水平推迟4年,峰值人口多增加1500万人。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预计为13.85亿,比保持现行生育率至少增加5000万。

  调整生育政策后的15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2030年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从原来预计的8.75亿增加到8.77亿,2050年从7.00亿增加到7.26亿。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预计,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

  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口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辩证问题,人多了固然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但同时却又能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2年末,中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3年将面临拐点,2013年之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也就是说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消减,进而变为负贡献。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相当一部分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达到一定的人口适度增长率。“适度人口”理论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坎南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调整生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研究和寻找我国现阶段的“适度人口”,通过政策引导达到最大收益。

  过去,我国是用独生子女政策对人口增长加以控制。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多资源少等问题,导致几十年内,我们只把人口问题狭隘地理解成人数问题、除法效应,认为人多了就会摊薄社会资源,消耗社会财富,缺乏对经济社会的统筹考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口适度增长率也在不断地改变。在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过去的人口政策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求。

  统计显示,新增人口数量减少直接对应老龄化高峰期的劳动人口减少。经济学家邓聿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养老金缺口实质是人口危机”。此外,新的生育政策将改善传统家庭结构,提升家庭经济社会功能,提高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完善家庭发展能力,这些都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赵晶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