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
就条件而言,央行似乎目前就可以不介入外汇市场进行“买”或“卖”美元,以表达其对人民币汇率所赋予的政策意愿。于是,“双向浮动弹性”与“退出常态干预”成为业界热词,当然,也成为一个政策风向标,涉足深水区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欧阳晓红 至少现在这还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将会逐步实现自由浮动吗?它还会继续成为维护国内经济金融稳定的“定海神针”吗?
就条件而言,央行似乎目前就可以不介入外汇市场进行“买”或“卖”美元,以表达其对人民币汇率所赋予的政策意愿。但短期看这并不现实,作为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买家”或“卖家”,所有的外汇做市商、交易商都得看央行的“脸色”行事。
11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305,再创汇改新高。11月以来,人民币即期价格运行于6.09一线,人民币汇率破6已近在眼前。
而这是央行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在新一轮的金融改革推动过程中,也许基于人民币国际化使命的权衡与考量,人民币一直保持强势。这可能因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强势有助于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辅导读本中表示,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于是,“双向浮动弹性”与“退出常态干预”成为业界热词,当然,也成为一个政策风向标,涉足深水区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其实,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市场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包括从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诉求看,也不乏有国家或国际机构借鼓励中国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之名,行加速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实。而事实也让人觉得困惑,2005年7月以来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长期呈单边升值走势;从数据上看,自汇改以来,截止2013年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升值34.6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0.92%,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0.55%。
因此,也有经济学家分析,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可能性有限。其逻辑是,与早前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同,此时决策层已经确认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
不过,早在几年前,就有中国官员指出,如果看市场的话,人民币不一定必然升值,只是为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前景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让位于管理,央行则转而强调双边名义汇率的稳定性而非弹性。但显而易见,现在的说法是更加强调“弹性”。这暗示央行允许人民币双边波动,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
而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新增4416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次高,仅低于1月的6837亿元。与之对应,外管局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359亿美元,创4月份以来的新高;这些现象都显示外汇资金流入压力在增加。某种程度上,人民币持续的升值预期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央行是否入场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前提之一是,央行能否管理好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预期,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需与之协调推进,否则这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