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称从数字上来看世界经济已经硬着陆

2009-03-03 10:22437

谢国忠认为,200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趋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从此步入正轨,谢国忠认为中国大多数公司还不具备海外并购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公司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专家把脉世界经济:二三季度企稳

  (主编:孟庆海  记者:鄢闻余、熊曼琳、周羿翔、庄严  摄像:徐胜、贡存、李培、白羽)

  昨天几位经济界人士对是否存在第二波金融危机展开了争论,不管怎么说,随着经济形势恶化,全球经济承受的压力正在迅速增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商业银行和吸储机构,去年第四季度亏损262亿美元,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而在全美8500多家商业银行和吸储机构中,已经有252家被列入“问题银行”名单,比去年第三季度增加了81家,继华尔街投资银行之后,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滑落到崩溃边缘,这再次给实体经济拉响了警报。

  世界经济下一步究竟会走到哪个方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复苏的曙光?

  美国记者:“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频频出台各种强力干预措施,力图将危机范围限制在金融领域,但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已不可避免的祸及实体经济,恶性循环已经形成,新一轮危机将会直接点燃第二波金融风暴,导致美国经济崩溃,并引发破坏力更加巨大的全球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到底对实体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环比由上季度增长2.8%转为下降0.3%,其中消费下降3.1%,私人投资下降1.9%,自2007年12月进入衰退以来,美国就业岗位减少了360万个,目前失业率高达7.6%,是16年来的最高点,而据估计,今年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到9%左右,失业集中部门由建筑业、金融业向制造业和零售业扩散。

  英国记者:“这场金融危机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英国的实体经济,英国已经出现了房地产市场低迷,汽车销量下滑,零售业销售疲软等现象。”

  英国房地产业遭遇重创,目前,平均每套房产的售价同比下降了约3千英镑,降幅达12.5%,出租房屋平均租金也大幅下跌了25%,英国第二大消费品汽车的销量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同比下降21%,为应对市场低迷,有的企业甚至把工作时间减少到了每周三天。

  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英美等发达国家都纷纷出台救市措施,但是民众表示,越来越糟糕的发展形势,让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跌至冰点。

  美国记者:“奥巴马政府成功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价值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和可能扩大到1万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奥巴马认为实施该计划会对提振经济、创造就业、恢复市场信心、促进信贷流动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复杂性,任何计划都不能实现在短期内药到病除的效果。

  美国市民:“我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感到难过,但是我认为在经济衰退结束之前会有更多的失业者。”

  英国记者:“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英国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不少相关救助措施,例如降低增值税,对汽车制造业进行补贴等等,特别是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对失业员工的培训计划方面,已经投入至少6亿英镑,当然这种投入与对银行业的救助计划相比,数额还是相差不少,从目前的状况看,这些政策对于整个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也并不明显。”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者购买力受到极大的冲击,到目前,英国零售业的销售量已经连续下跌8个月,开业一年以上的商店销量同比下降1%,有调查显示,15%的英国人准备增加网上购物的预算。

  英国市民:“当然目前的状况却是不太乐观,但是我相信情况会有所改观,目前我们只需要稍稍留意自己的消费情况就好,生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欧美经济糟糕的状况,让我回想去年九月份,华尔街风暴骤起的时候,当时经济界对危机最具代表性的预测有两种:一种认为实体经济毕竟不完全等同于金融体系,世界经济面对危机,仍然还能保存一部分增长活力;另一种认为世界经济在危机中会呈现“U”型走势,大落之后迅速强劲回升。可今年以来的现实表明,这些预测都过于乐观。那么,世界经济下一步究竟会走到哪个方向?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复苏的曙光呢?

  记者:“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不会进一步恶化?”

  谢国忠:“从数字上来看应该是去年第四季度跟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都是最糟的,这是世界经济硬着陆。”

  记者:“第二季度有可能更糟吗?”

  谢国忠:“可能到了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话世界经济稳定了,但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滑的话,它自然有底的。”

  谢国忠认为因为,200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由于存货消耗和投资下降会有自然的谷底,因此世界经济会在第二和第三季度趋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从此步入正轨。

  记者:“那第四季度是不是意味着就复苏了呢?”

  谢国忠:“复苏的话,稳定我觉得跟复苏是另外一回事,过去我们这20年的话,复苏的话都是由金融带动的,既然降息了之后金融火爆,然后引起了消费火爆,然后呢出口上升,然后全世界经济又火爆起来了,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西方的消费者的话,那个负债率都很高的,所以它去杠杆化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西方的消费要火爆起来的话,这是不太可能的。”

  记者:“如果把不可能设定一个时间是多长?比如三五年后?”

  谢国忠:“美国回来要5年,过去我们都是看美国的嘛,所以你自己不跟美国脱钩,另外自己点一把火的话,就是世界经济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要5年吧。”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也认为,随着银行体系出现问题,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加重,危机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那么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那么是最关键的,我们寄希望于能够在明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能够见底,能够稳定住,但是这也恰恰地是取决于政府对实体经过的支持的力度。”

  发达国家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是产业结构,应当说都比发展中国家好得多,那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特别是汽车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被破坏得最快,最严重呢?陈雨露认为,这是因为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会更加尖锐造成的。

  陈雨露:“所以它整个的企业的利润率是很薄的,它就是靠规模,那么一旦像这种情况的话,一旦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那么全球的需求出现了下滑,那么马上它的就会出现亏损,所以这块对于他们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当然另外一个也是就是来自于,因为是金融系统里边出现了危机,那么因为大家对于银行方,它的贷款出现了收缩,所以它整个,这些大的企业资本密集型银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也好,它整个的流动资金得不到保证,现金流断掉了,那么它就会出现,它的实体经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在投资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初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然而发展到金融危机前,投资衍生品市场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开始自我服务,甚至开始自我繁衍,并从7800亿最后发展到62万亿的规模,并最终导致泡沫的破裂,并逐渐危及实体经济。

  李稻葵:“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像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应该说还再继续的恶化,很多的制造,尤其是制造业,很多制造业的厂商,它的销售量还下降,因此而带来它的失业、企业的亏损都在加剧,应该说远远没有见底。”

  一方面,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目前花旗银行的市值已经缩水到1/10,欧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金融机构和其融资功能不恢复到正常状态,实体经济难以运转起来,美国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的亏损、破产和萧条还在持续蔓延,而一直被外加看好的日本电子业,现在也出现了全行业性的急剧衰退,实体经济何时能够见底,此时被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稻葵:“这个大问号,我们现在还看不清楚,所以他们现在的经济形势是比较微妙的、比较困难的。”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能否扮演复苏的角色?

  美国经济仍然疲软,即使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巨额经济刺激方案也并没成为特效药,而欧盟、日本也陷入经济低迷的泥沼。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最近还预言,2009年是真正的全球衰退年,就连最强壮的跨国公司企业现在也在摇晃。现在,人们把更多的希望投向距离风暴中心稍远一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看看它们能不能扮演复苏火车头的角色。

  受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印度2008年经济增长率为7.1%,低于上年度9%的增速,据印度联合工商会报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的侵入实体经济,印度金融服务、信息科技、消费商品、零售业均面临挑战。

  记者:“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疯狂上涨之后,印度房地产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牵制,正进入近年来最为低迷的一个时期,业内专家预计,2009年,印度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价格修正阶段,要恢复买家信心、使房地产业恢复到以往的繁荣景象,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大幅降温风险,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约60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包括调降增值税以降低物价、刺激消费、拨款激励纺织及出口等多项产业,此外,印度央行12月6日宣布,将回购利率从7.5%降至6.5%,为该行10月份以来第三次降息。

  国际舆论指出,在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出现显著下滑的条件下,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关键,据预测,今年,印度,菲律宾,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8%的速度,这些国家正在以比人们预料的更快速度成为一支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

  马丁·沃尔夫:“我们一直说的,出路一定在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不像西方那样,什么都有,消费潜力巨大,我们需要从新梳理国际经济框架,这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挑战。”

  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消费需求这时候成了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而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蕴藏的巨大潜在需求,一旦释放出来,就将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但这场金融危机毕竟是一场蔓延全球的风暴,到底如何权衡其中的风险与机遇,在经济学家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

  谢国忠告诉记者,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迅速从发达国家蔓延到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并对这些国家产生强烈震荡。

  谢国忠:“对东亚影响最大的,像韩国,台湾,新加坡,你看出口的话下降三成,四成都很多的,这个比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还严重。”

  谢国忠认为,包括东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剧烈冲击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谢国忠:“一个是资本,比如说在俄罗斯股市里面,外资要撤走,所以引起了股市大幅度下降,第二个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下降了,第三个是制造业出口的话大幅度下降。”

  但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则认为,从全球来看,新兴国家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认为,随着银行体系出现问题,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加重,危机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陈雨露:“因为新兴经济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跟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直接的联系度还没有那么高,这是一点,那么第二点,新兴市场国家,它毕竟和保持着比较旺盛的需求,比较旺盛的需求,所以说在这次金融危机来了以后,这些需求不会说像发达国家那样迅速的,出现了一个迅速的下降,所以我们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讲那么也会后续都会受到影响,但是相对而言,那么他们受到的影响,从力度和时间那么都有缓冲的余地要多得大。”

  今年像中国和菲律宾、印度等新兴国家都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其中中国的目标为8%,陈雨露认为,面对金融危机威胁,中国及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投资总额4万亿,因此,中国的实体经济危害程度是可控的。

  陈雨露:“如果是我们这个,按照这样的一个规划,我们对于这四万亿的投资里边,相当的一部分能够及时地、准确地投入下去的话,我们要少来一些政绩工程,少来一些形象工程。而真正的要注重它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它的社会效益,那么我想的,对于实体经济的,它的影响会在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

  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则认为新兴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新兴市场国家现在是两极分化,分成两大类,两极分化,好的这一极,中国,我们外汇储备非常多,我们的经济的宏观经济的还有金融形势应该说非常稳定,另一边呢,像巴基斯坦,像东欧国家,这是另一个极端,那么处在中间的,是印度、韩国、俄罗斯。”

  李稻葵认为,在新兴市场国家当中,面临严重问题的是中、东欧地区,工资高福利水平,使得这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本来就趋于下降,吸引外国投资不力;而目前碰到的出口急剧萎缩的局面,让过度依赖出口的中东欧经济更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李稻葵:“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可能会在未来这半年,甚至于一年之内恶化,因为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国家不像中国经济,这些国家对于这个外资的依赖,尤其是这种债务的依赖,不是直接投资,是债务融资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

  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比发达国家还要大,据英国《经济学家》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统计,全球股市下跌达40.7%,其中新兴市场下跌了55.2%。其另一统计显示,2008年1月1日至10月22日,除人民币升值6.9%以外,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货币均大幅贬值,幅度分别为24.8%、20.1%、8.7%、38.7%和31.3%。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认为,只有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全球经济包括新兴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走出低谷。

  陈雨露:“亚洲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造成全球的经济衰退?那么就是因为对于美国和欧洲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打击,但是这一次情况完全不同,所以什么时候美国和欧洲它的经济见底,然后开始复苏,那么也就意味这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动用所有的资源,政府的资源和民间的资源,能够撑过那么欧美的发达经济在低谷里边徘徊的这几年最严峻的这个时期。”

金融危机爆发半年,它的破坏力确实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当去年大多数企业股价暴跌的时候,素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砸出近200亿美元高调出击,希望能大举抄底。结果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月28日公布年报说,去年第四季度投资的收益骤降96%,全年表现创下巴菲特1965年接手公司以来最糟糕的纪录。而对手握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怎么用好这笔财富,也绝非容易的事情。

  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海外大型公司面临着从没遇到过的财务或经营危机,其中以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公司处境最为艰难,而这也给中国企业展开海外并购带来了难得契机。

  2008年8月,中石油(10.52,-0.20,-1.87%)和中石化联合出资约20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Peruana公司;2008年9月,中石化以20亿美元投标收购了Tan gan yi ka石油公司;2008年10月份,有7家国内企业与国际矿产大亨德勤集团沟通,希望收购其在海外的部分油田和矿山;2008年10月到12月,中石油等三大石油公司至少8起海外油气资源并购案例,涉及金额数百亿美元,预计2009年将有更多海外油气并购案例发生。

  美的集团日前与广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其所拥有的全部42.36%华凌集团股权,正式成为华凌的第一控股股东。

  全球矿业风起云涌的并购大戏中,中铝出演了最大规模的一场并购,2月12日,中铝宣布与力拓达成195亿美元交易,将获得力拓旗下九大核心矿产的股权,有望增持力拓股份至18%,成为这一全球第三大矿产资源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同时将提名2位非执行董事进入力拓集团董事会,此外,中铝还进行了多项海外投资,包括投资澳大利亚昆士兰铝土项目、收购世界排名第九的秘鲁铜业公司等。

  数据显示,如果将中国铝业(8.72,-0.19,-2.13%)对力拓股份的大规模收购排除在外,2008年中国公司海外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为2.29亿美元左右。

  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这个可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重视,和希望中国崛起之后,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么一种心愿。”

  林毅夫:“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产业升级有相当大的空间。”

  中国企业积极推进海外并购,实际上也是将国外廉价的资源与国内强大的制造能力结合起来,这给中国带来了更鲜明的亮点,不过,这些国外的资源会不会变成烫手的山芋?现在出手的时机是不是合适?除了收购,我们是不是还有其它的做法能够更好的在这轮调整中占得先机?再来听听专家的观点。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即是挑战,也是机遇,陈雨露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好这次危机,认真调整好产业结构。

  陈雨露:“我们需要核心的资源,需要核心的技术,需要核心的人才,需要核心的国际商业网络,这是最重要的四个东西,那么这次的金融危机使得这样的四个核心的东西,在全球都出现了价格大幅度回落的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说因为中国,我们现在有三十年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外汇储备这么一个巨大的财富,我们手里边有真金白银,那么就可以去获得。”

      李稻葵告诉记者,他认为现在总体上讲,是我们走出去的大好时机,当然这个走出去需要非常非常谨慎,需要全方位的作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不能只是一个在商言商,它是要舆论的、外交的、法律的、社会的各种手段同时要出台。

李稻葵:“对于我们大型企业而言,至少有这么三个方面的机遇,一你是获得资源的机遇,因为资源价格大幅度下降,第二个机遇是我们对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这个也是大好机遇,那第三类投资机会,在我看来是品牌和渠道。”

  李稻葵向记者举例,仅仅美国通用汽车一家公司,其下就拥有凯迪拉克Cadillac、别克Buick、雪佛兰Chevrolet、旁蒂克Pontiac、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土星Saturn六个品牌,尽管通用汽车目前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巨大困难,但是其产品的品牌、科技研发能力和销售渠道仍然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李稻葵:“我认为现在总体上讲,是我们走出去的大好时机,当然这个走出去需要非常非常谨慎,需要全方位的作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不能只是一个在商言商,它是要舆论的、外交的、法律的、社会的各种手段同时要出台。”

  但是对于这样的机遇,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李稻葵:“我们买一个楼,那也挺好的,没人跟你捣蛋是吧,买个公司里面那么多人的话你怎么管?我们自己人都管不好,怎么去管外国人呢?”

  谢国忠认为中国大多数公司还不具备海外并购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公司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

  谢国忠:“中国现在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场地,是世界上最火爆的场地,那有钱的有才的人都跑到我们这边来,所以我们这一把火烧起来后,我们变成世界中心了,所以根本不用说人家坐在那边的话,是一个俱乐部,我们点把火,我们就是一个俱乐部了,不要挤人家的。”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别的俱乐部散了,我们完全可以邀请他们这些会员到我们这个俱乐部来玩。”

  谢国忠:“你像华尔街一半人没工作了,硅谷的话就是纳斯达克掉一半,天天裁员多么惨哪,现在都等着,全世界他们眼睛都看着中国,就是觉得中国很有钱,如果你创造这个世界的话,以后中国20年就是发展好了。”

  半小时观察:抑制冲动、防范风险

  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中国企业纷纷出手抄底国外的资产,到底现在是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经济学家们也莫衷一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黑石董事长史蒂夫。施瓦茨曼,他说,金融危机让现在便宜的金融资产俯拾即是,对于手握现金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来说,现在到处都是机会;另一个人是股神巴菲特,巴菲特的名言是“别等知更鸟叫再入市”,去年以来,他用200亿美元高调出击,但是我注意到,结果是这两位大师级的投资家现在都赔的一败涂地。

  我们提到这两位投资家的经历并不是坚决反对中国企业出手抄底海外的金融资产,而是希望出手之前应该深思熟虑,如果抱着投机的心态冒进,也许我们不是抄在底上,而是抄在了腰上。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次金融衰退,日本和今天中国面临的情况特别相似,大批的日本企业去收购美国的资产,美国人甚至惊呼:"日本在收购美国"。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收购让日本企业大伤元气。他们为这次国际化冲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一次金融危机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业还相对封闭,中国金融行业高杠杆、高风险的产品很少;而我们现在海外投资损失最惨重的正是这些高风险的金融资产,譬如中投对黑石、摩根斯坦利的投资,现在浮亏都超过一半,其中对摩根斯坦利的50亿美元到去年底只剩下了10亿美元,这些教训让我们印象深刻,因此,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对这些高杠杆、高风险的金融资产是我们应当高度警惕。我们也特别想对手握现金的中国企业说,抑制冲动、防范风险。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