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方案解码:八个重点改革领域 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

2013-11-08 10:23 718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新“三位一体”改革。纵观“383方案”,在以往市场、政府和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新“三位一体”改革的表述体现了新一轮改革的要义。

  “383方案”解码:打造市场经济体制升级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这是被寄予无限热望的一次会议。

  由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方案”,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路线图”,调准了未来改革的“乐章”基调。我们可以看到,多领域的改革“琴弦”已然被拨响。

  未来可期,政府职能转变更深入,市场微观基础更牢固,经济结构调整更合理……

  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福祉的改善,树下了一个坚定的实现愿景。诚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言:要让改革红利更多落在百姓身上。

  383·改革方案总括

  新一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新“三位一体”改革。

  在上述“三位一体”的改革中,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围绕即将提交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市场众说纷纭,一份“383方案”因为事关我国改革大计而引起各界热切关注。

  纵观“383方案”,在以往市场、政府和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新“三位一体”改革的表述体现了新一轮改革的要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近期的演讲中也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的整体改革方案,其核心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打造市场经济升级版

  按照“383方案”的构想,完善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基础产业领域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使市场更大范围、更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而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重点是减少审批,理顺事权,提高透明度,促进财税体制的重要转型,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重点是放宽准入、鼓励竞争,营造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外部环境,使企业由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转向更多地依托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这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已经有所体现,李克强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11月1日,李克强介绍说,“我们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在吴敬琏看来,过去的市场经济可以称为1.0版市场经济,带有命令经济体制的遗产,妨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基础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至中高速的换挡。“383方案”称,当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结束,更多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时候,政府就应当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主要致力于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吴敬琏说,在规则基础上建立2.0版的竞争性的市场,要消除行政垄断、行政干预。

  而在另一端,每一家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需要适应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提高个人的素质,才能保证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性市场体系的良性运营。

  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经济的发展足以证明市场经济的魅力。我国真正的经济发展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他说,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最基本功能是政府提供社会经济运行所必须的外部环境,而资源配置则是市场的天职。“这是一场打破利益格局的改革,是要把错安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事实上,“383方案”提出“三位一体”改革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83方案”是一个有所突破、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改革方案,核心内容就是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家对经济方向的把握也将淡化行政色彩,方案观点鲜明地提出:有针对性地调整或完善政府基本职能。减少贷款规模、土地指标、产能数量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手段,主要运用货币、财税等总量手段改善宏观调控。

  按照方案思路,市场监管中心也要改变,即减少行业进入的前置性审批,加强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一线监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高层力推下已经挂牌成立,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强调,自贸区的改革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各个领域,以金改等某一个单点去理解过于狭隘,忽略了自贸区内的各个领域配套改革的重要意义,而其核心就在于重新定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土地收益重分配有条件让农地入市

  383·土地制度改革

  以权利平等、放开准入、公平分享为重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提供平等保护土地产权的制度基础设施

  ●构建平等进入、公平交易的土地市场

  ●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到底是要人的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答案:是前者。但却必然会涉及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嬗变。

  在“383方案”中,相当大的篇幅都在规划中国未来的土地蓝图。最振聋发聩的一句应当是:对被政府征收土地,改原用途补偿为公平补偿,农民房屋按市价补偿,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补偿方式急需改变

  现行土地管理法自1986年公布以来,前后历经了三次修改。

  目前,我国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标准依据的是2004年8月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

  该法第47条规定,对于农村土地的征收,其补偿标准以被征收土地的原来用途为依据,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这也成为近些年来地方征地的标杆性政策。

  随着时间演变,这一执行方案开始屡受质疑。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城镇化问题时直言,土地问题根本上与制度有关,农民合法的土地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现有的财税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土地财政”的现象。这造成政府从农民手里廉价得到的土地,转手又高价卖给了开发商。

  在征地纠纷屡屡发生,政府征地价格与拍地价格差距渐渐拉大的背景下,国务院在去年底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提交了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对土地补偿标准作出了重大修改,删除了“上有封顶”的补偿规定,这实际上是打开了按市场化原则征收土地的大门。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认为,从补偿原则看,原47条的规定没有综合考虑土地年产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土地区位、供求关系以及土地对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

  而从补偿标准看,“30倍上限”规定过死,已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地不同经济情况不相适应。

  虽然法律层面没有动静,但地方对于提高征地补偿的探索并未停止,江西、河北、江苏等多省市都把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作为2013年力推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歧弥合尚需时日

  “383方案”称,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但征地补偿问题在“征地”和“补偿”两个环节都备受质疑,这也是修正案草案未获通过的主要原因。

  “现实中征地的主要矛盾是征地范围过宽,即突破了法律所赋予的公共利益范围,而要缩小征地范围,就涉及集体土地如何入市的问题,这是目前改革的难点。如果这一点不能突破,那么就只有退而求其次,完善征地补偿标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表示。

  然而,有媒体报道称,国土部官员认为,单纯大幅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但解决不了征地难的老问题,还会产生诸多新问题”。因为农民对补偿标准的过高预期,会使土地征收工作更为艰难。

  “383方案”给出的建议是:“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体系。”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

2022-12-19 15:40
36961

央行就《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2-12-19 15:35
36193

中原银行与腾讯云加强共建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2021-12-30 15:26
7149

BigTech涉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逻辑与建议

2020-03-12 22:03
91957

BigTech涉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逻辑与建议

2020-03-12 22:03
90851

六部门联合印发《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

2020-03-06 11:39
909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