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宗商品融资欣欣向荣 为银行业带来难得亮点
路透伦敦10月29日 -亚洲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兴未艾,对西方银行而言是个难得的亮点。尽管全球制造业重心整体向亚洲转移,助长商品融资的需求,但对于部份银行而言,银行业的变化也提升了交易营收。
路透伦敦10月29日 -亚洲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兴未艾,对西方银行而言是个难得的亮点。由于监管和资本控制的收紧,西方银行不得不从大宗商品的其它领域中撤出。
最近几年乃至2013年的上半年,银行业的大宗商品营收大幅萎缩。根据金融咨询公司Coalition的数据,前10大投资银行的大宗商品领域营收下滑约20%,仅有27亿美元。
“不错,营收有非常大的下滑,但并非全面溃散。大宗商品的某些方面,营收情况实际上一直还相当好,”Coalition研究主管GeorgeKuznetsov说。
“其中之一便是库存融资的营收。如果看一下亚洲市场大宗商品的营收,就会发现相对于全球的下滑,这里呈现上升的局面。”他对路透表示。
行业消息人士称,渣打银行(STAN.L: )、标准银行(SBKJ.J: )和德意志银行(DBKGn.DE: )是库存融资领域的佼佼者。库存融资是向生产者提供短期贷款,同时将商品运至买家。
尽管全球制造业重心整体向亚洲转移,助长商品融资的需求,但对于部份银行而言,银行业的变化也提升了交易营收。
银行产业融资活动从传统贸易融资部门向商品经纪转移,使得向铜生产商等客户以更低费率提供更多融资成为可能。
德意志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商品主管StuartSmith称,亚洲总体商品存货融资以每年10-20%左右的速度增长,已形成随时有150-200亿美元短期交易的业务规模。
**放贷更加积极**
“(库存融资)出现新增长,实际原因在于银行介入大宗商品业务,对制成品的放贷略趋积极,”他向路透表示。
Smith指出,举例来说,一般贸易融资部门对于智利铜生产商在船货航行至中国的40-50日间,可能提供的融资额度约为船货价值的一半,而专办大宗商品融资的银行部门通常乐于承做的额度约为贸易融资部门的两倍,或者是全额提供融资。
这是因为这类银行在被迫接手作为担保品的船货时,有信心能够出售这些商品。
随着亚洲作为全球经济的制造业中心,大宗商品融资规模多年来一直在增长。各银行越来越关注大宗商品融资,因为大宗商品其他领域的业务愈发艰困。
认识到这一潜力后,荷兰银行ABRGPA.UL本月在新加坡设立了负责金属、农产品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库存融资的部门。
“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面,各方角逐兴趣很浓。银行正撤离大宗商品交易,但没有放弃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这方面的客户需求仍然旺盛,”荷兰银行金属商品全球主管Piet-Hein Ingen Housz向路透表示。
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将业务聚焦于基本金属、铁矿石和煤炭。
由于监管更趋严厉,美国的主要银行已经退出了自营大宗商品业务,并将实货业务出售,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库存融资不是一个大问题。“我发现贸易融资是监管者非常放心的领域之一,”Smith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