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亟待补齐诚信短板
近年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在这一背景的折射下,诚信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除了在文化软实力上作文章外,中国人寿还从强化风险方面入手,保障诚信文化制度能够得以落实。
近年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在这一背景的折射下,诚信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已经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诚信是生存之本
早在去年2月份,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做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了要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
尽管多方努力,但今年以来,我国保险投诉仍然处在高增长状态。据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投诉总量同比增长54.35%,其中涉及人身险的投诉事项集中于三类问题:对退保金额或退保所扣费用存在争议的退保纠纷、险企未尽说明义务的承保纠纷和电销扰民。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问题正在不断地侵蚀保险业发展的诚信基础,严重损害保险行业形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细心人士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国保险业就像一只木桶,保险消费者、从业人员、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就是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而诚信则是木板之间的粘合剂。有了粘合剂的渗透,木桶才能固若金汤,而没了粘合剂的木桶,又能指望它盛得住水吗?"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今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保险业则是信用产业,坚持诚实守信这一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既是保险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前提、行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保险业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根基,更是保险业取得社会大众信任、拓展保险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所以,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补齐保险诚信短板,树立保险业诚信服务形象,增强保险消费者信心,对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家表示。
破行业瓶颈需诚信先行
对保险机构而言,更该明白诚信是立业之本。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开行业之先河,在2008年便全方位启动诚信建设的中国人寿,近日又在其2013年度诚信峰会暨"诚信我为先"核心价值理念发布上会正式发布诚信建设八字理念,即"立诚·守信·感恩·致成"。
据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一年内,这家寿险业巨头通过"幕后的"风险预警岗位成功挽回了大量保单和流失的客户,另在全行业增员难的背景下,该公司信用等级高的营销员人数不降反增。据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周玉洁告诉记者,2011年至今,中国人寿3A级营销员增长111%,2A级营销员增长38%,销售队伍诚信品质持续提升。
实际上,诚信建设与否成为保险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够取胜的重要砝码。但不论是监管层一再强调的红线禁区,还是保险行业信息披露加大,想要真正实现诚实守信与合规经营,最终仍然取决于一项制度的制定与严格落实。
作为国内拥有最多寿险客户数量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率先于2008年全面启动以"销售人员实实在在卖保险、经营机构规规矩矩做保险、消费者明明白白买保险"为目标的"诚信我为先"专项教育活动,重点引导销售队伍在提升业绩的同时提升诚信品质。据了解,这已是中国人寿第六次在全系统内举办该活动,迄今为止,该活动已经走上一条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的实施路径。
除了在文化软实力上作文章外,中国人寿还从强化风险方面入手,保障诚信文化制度能够得以落实。据中国人寿销售督察部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建制度,将诚信文化从抽象理念具体化为明确举措和工作安排,在各级公司依次推进;其次是定标准,制定包括销售人员违规行为认定标准、信用评级标准、风险预警标准和分支机构销售风险认定标准等,确保各项标准得以执行;第三是抓考核,将诚信文化、风险管控的各项要求落实为具体指标,以确保诚信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不管是强化风险管控制度还是提升"软实力"教育,在销售队伍的培养上尤其要强调"几条红线不能踩。"周玉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个险、银保、团险三大渠道要采取差异化的精英培养策略,而在诚信原则上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