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向贸易升级自贸区力推服务贸易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自2006年,香港每年的离岸贸易货值都高于转口货值,2011年离岸贸易货值估计达4.5万亿港元,相当于同期香港转口贸易货值的1.4倍。外高桥保税区2010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仅为357亿美元,而同年香港的离岸贸易额为3.89万亿港元。
缪琦 李溯婉
在周日即将揭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区”)中,贸易将会呈现出一种怎样超乎寻常的可能性?
一名接近管理层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自贸区在贸易发展方式方面,将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支持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自贸区的立足基础是货物贸易。多位专家学者均称,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支持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前景广阔。
黄先生在香港所注册的贸易公司,从美国客户手中拿到一宗100万美元的鞋子订单,然后将订单转给他在中国内地的公司,由内地公司直接将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客户将钱打入黄先生香港公司的离岸账户,黄先生将80万美元的成本转到其中国内地公司做外汇核销,而20万美元的利润就留存在香港公司的账户里。根据香港法律规定,本港企业在海外赚取利润无需在本港缴税。
但假如是由黄先生设在中国内地的公司直接从美国客户手里接单,20万美元的利润,要按中国内地的税率,一般是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并且企业还要交纳其他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黄先生所采取的就是离岸贸易模式中的一种。香港贸易发展局近日的一项研究称,离岸贸易作为香港商业活动的一环,所占比重已由1988年的18.6%增至2012年的65%。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自2006年,香港每年的离岸贸易货值都高于转口货值,2011年离岸贸易货值估计达4.5万亿港元,相当于同期香港转口贸易货值的1.4倍。
外高桥保税区2010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仅为357亿美元,而同年香港的离岸贸易额为3.89万亿港元。一位外经贸系统人士表示,在广州从事离岸贸易的企业极少,海关统计中没有专门涉及这块,两年前有人建议设立离岸贸易研究小组,但至今尚未推动起来。尽管中国是贸易大国,但离岸贸易这种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方式,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
上海自贸区获批,引发人们对这块“试验田”上的离岸贸易寄予厚望。台商吴振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全球贸易分工细化,大多数贸易靠中间商接单运作,例如80%的中小鞋帽制造企业还是通过外贸公司来接订单,假如自贸区给出足够优惠的税率政策,以及金融、物流等方面的配套完善,吸引一些国际大采购商在自贸区内设点,那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宗旨和关键在于建立人民币在投资和贸易的支付体系和清算过程当中的国际化地位,而建立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则是基于越来越具规模的投资和贸易。
与此同时,孙立坚也提出,要充分发挥离岸人民币的功能需要金融价格放开管制。在他看来,上海更多需要确保贸易和投资中所产生的人民币支付和清算的离岸业务,确保它对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离岸人民币的投资业务等,“先把自贸区的业务做实,然后马上跟进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离岸人民币的初始服务”。
梅新育则表示,上海自贸区应是内外分离型的离岸金融中心。他建议把居民账户和非居民账户严格区分开。居民账户实现国内统一,而非居民账户则实现完全自由化。居民账户和非居民账户的资本转移严格遵循国内的资本跨境流通制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