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度经济长期甚至永远无法与中国媲美
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26日发表吉姆·奥尼尔文章,称从长远看印度甚至永远无法与中国媲美。随着GDP增速变为7.5%、通胀水平维持在3%左右,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中国每年正为全球增加约1万亿美元的GDP,使其轻而易举地提升在全球总GDP中的比重。
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26日发表吉姆·奥尼尔文章,称从长远看印度甚至永远无法与中国媲美。文章中说,某些人渴盼的中国“硬着陆”仍未出现,近期的经济指标使我(并非首次)怀疑究竟是否会发生这种现象。过去两个月来,中国经济确实已显露出加速迹象。
就中国的前景而言,对其金融市场无休无止的悲观情绪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经济分析的引导。还有一种基于信念的观点,认为像中国这样快的增速根本难以为继——而且不应该对一个非民主国家的繁荣寄予希望。自我关注中国以来,许多怀疑论者几乎一直在强调所谓中国迫在眉睫的崩溃。或许人们应以更加怀疑的目光审视这些怀疑论者。
今年年底前,中国的GDP将达到约9万亿美元,轻松超过美国的一半,是日本的1.5倍。我还记得自己曾预测中国经济或将在2015年与日本并驾齐驱。中国的步伐遥遥领先于这种乐观预期。
中国经济已是法国或英国的3倍多,是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三国之和的一倍半。在4个金砖国家中,中国是唯一超出我预期的。如我此前所言,中国其实每两年打造出一个印度——这嘲弄了那些声称印度民主模式更有可能带来长期经济成功的人。印度经济在很长时期甚至永远无法与中国媲美。
随着GDP增速变为7.5%、通胀水平维持在3%左右,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中国每年正为全球增加约1万亿美元的GDP,使其轻而易举地提升在全球总GDP中的比重。
对许多分析家而言,所有这些都不够。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中国可能已在2013年避开灾难,但将在明年(或后年)陷入窘境。对我而言,中国经济必将在明年恶化的原因并不明朗。中国增速放缓到7.5%已得到相关指标印证。包括资金增长和用电量在内的其他衡量标准已不再“亮红灯”。月度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已上升。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迹象,除非你认为中国注定要失败。
悲观主义者会说,明确的增长信号来自增长不可持续的领域——如城市住宅市场和政府主导的投资等,而非来自具有更广泛基础的消费支出增长。如果这是明确的事实,我也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但月度零售额表明,消费一直呈上升势头。此外,经常账户盈余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3%左右。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中的“不可持续”元素是经常账户盈余而非经济增速,而中国已顺利完成所需调整。
如何看待投资者在中国赔钱的问题?如果经济良好,怎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案取决于如何衡量投资者的收益。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中国经济以其实力令世界瞩目的时代尚未终结。这种实力不断变化的基础使人们更难以解读其前景——但有关中国增长基本面的现实的确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作者吉姆·奥尼尔是“金砖四国”一词的创造者,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