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资本市场下挫对消费增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央行报告认为,未来经济走向,一方面受存货调整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内外部需求变化和宏观政策的效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可能趋于下行,复苏尚需时日,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下一阶段措施包括加强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完善对外债权债务和直接投资的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稳步推进和创新资产证券化
23日,央行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较大,加之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效应,国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应注意到,就业受到一定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等对消费增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未来经济走向,一方面受存货调整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内外部需求变化和宏观政策的效应。
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较大,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加之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效应,国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看,影响国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可能趋于下行,复苏尚需时日,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从价格形势看,近期仍有下行压力。当前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总体仍处于低位,加之外需减弱可能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在总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目前推动价格上行动力较弱,下行压力则相对较强,通货紧缩风险较大。当前不少经济体及其央行的大规模注资和金融救援计划,都会导致货币增发和财政赤字增长,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对此也要给予关注。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有充足的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按照国务院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以高于GDP增长和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
措施包括:一是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二是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三是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强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完善对外债权债务和直接投资的管理;六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稳步推进和创新资产证券化。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报告最后指出,应当看到,在外部需求减弱、全球经济失衡加快调整的大格局下,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上还是要加快以扩大消费内需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和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其中关键是优化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通过减税让利、放松市场管制等措施,进一步激发经济体的活力和创造能力,为实现新一轮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