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低、经营风险较大、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弱等制约因素,加上自身经营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与大企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第二,在融资方式选择上,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缺乏抵押品和担保条件,因而更加依赖私募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由于不愿承担中小企业风险,因此较少大规模地涉足中小企业融资;第三,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第四,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相比之下,大公司无论是从银行间接融资,还是从公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都有着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而这种融资优势在一国证券市场处于低迷和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则更为明显。
与IT行业相关的三类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也不尽相同。第一类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面较宽。因此风险较大,融资难度也较大。
第二类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长、高回报、高风险的特征,而高成长、高回报是以高投入为前提的。我经常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第一推动力;没有第一推动力,就不会有第一生产力”,指的就是这种情况。高科技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其资金需求类型也各不相同。
第三类是服务型中小企业。服务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特点是数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但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他中小企业较小,因此较易成为中小型银行放贷的对象。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多层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他们需要的资金规模小、期限灵活,需要有一个多层金融服务体系来服务他们。银行融资是一方面,政府税收支持是一方面,还有资本市场,在这部分尚处于“短腿”——创业板没有,区域性的柜台交易市场也没有。目前国内的股权交易市场正在天津进行试点,这对北京甚至中国的IT行业是一个契机,预示着区域性的OTC市场(柜台交易)破局,天津市场将对环渤海地区带来强大的辐射力。
在通过正规途径很难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当前有中小企业通过出卖股权获得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还有通过地下钱庄获得流动性资金支持的现象,各种民间资本正充当起了中小企业资本供方的角色。不能否认,私募股权融资确实在发达国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我国受制于多层次金融资本市场,无法形成畅通的资本循环——好比吃撑了肚子不消化,迟早要被撑出病。另一个原因,我国私募股权的信用关系还没有形成优良传统,私募股权基金是个泊来品,各个行业都还在学习过程中,加上中小企业的行为信息不透明、家族管理、公司治理存在问题,都不利于保护出资人的利益——因为出资人是小股东,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保障,又没有良好的退出机制,在现有的信用体系下是不会有投资人甘愿冒风险的。
民间融资是另一种形式的高利贷,出了很多问题,并伴有“混乱集资”之嫌。现在央行正在考虑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显然,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从目前来看,IT行业内也存在着大量的包括与地下钱庄交易的民间融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