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夫:揭穿经济兴衰的最隐秘数据
而笔者发现,自2011年以后,最能反映全球经济兴衰的是北海布伦特油价对美国WTI油价的溢价水平。中国、欧洲和美国制造业指数的突然回暖使人忘掉了在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上演的经济灾难,国际油价在上周曾经一度涨到110美元以上的年度最高水平。两地油价的相对溢价可以成为观测全球经济的最直观的坐标。
笔夫
本周PMI数据成为托起市场热情的最主要原动力。但是,要想正确认识全球经济的真实面目,这个数据可能并不是能够使投资者看到真实情况的依据。而笔者发现,自2011年以后,最能反映全球经济兴衰的是北海布伦特油价对美国WTI油价的溢价水平。
PMI是否佐证经济回暖?
国家统计局50.1的PMI指数被认为是超出了预期,而且创出了年内以来的新高。无独有偶,欧元区的制造业数据也持续走暖, 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升至51.4,高于7月份的50.3,并创下近26个月以来的新高。德国8月制造业PMI指数终值为51.8,创下自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法国8月制造业PMI指数终值为49.7,尽管仍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但至少符合预期。更大的惊喜来自于灾难深重的南欧国家,意大利8月份PMI指数创下近27个月以来的新高,西班牙PMI指数创下近29个月新高,希腊PMI指数更创下近44个月以来的新高。英国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7.2,创下自2012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新订单分项以近20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
美国方面,由供应管理机构公布的8月份制造业指数达到了55.7,明显高于上个月55.4的数据,更是大大强于经济学家预测的54.1,这一数据所创造的乐观情绪带动市场风险情绪骤升。
中国、欧洲和美国制造业指数的突然回暖使人忘掉了在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上演的经济灾难,国际油价在上周曾经一度涨到110美元以上的年度最高水平。
制造业可以拯救全球经济,如果金融系统不再出什么乱子的话,不过,没有什么人可以保障这一点。制造业开始复苏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不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重要性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在英国,它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只有10%。所以如果印度、巴西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经济麻烦不断的话,中美欧的制造业贡献可能难以持久。
全球油价两极引兴衰之辩
为了说明白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一个更加至关重要的数据,那就是北海布伦特油价相对于美国WTI的油价溢价,近几年以来,这个数据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经济真正的兴衰。
本文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北海布伦特油价与美国WTI油价之间的走势差异。从价格走势可以看出,在2011年4月份之前,两地的油价几乎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从那时以后两地油价出现了明显分化,并且出现了北海油价相对于美国油价的明显溢价,并且随全球经济的起伏这个溢价水平不断变化,但是为什么在那时出现了两地价格的分水岭?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规律?
出现这个溢价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由于产出的增加使得其相对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消费量陡然增加,而基于这一主要消费群体的北海布伦特油价则保持相对坚挺,因为这几年中国和印度一直在增加购买,中国马上或者说已经成为全球原油第一大进口国。
美国油气产出的增加是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能源领域最为重要的事件。美国通过1997版能源法案历史性地扩大了乙醇汽油的产量,通过放松管制允许开采近海原油,通过页岩气的开发由天然气进口国继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中东的原油对于美国的意义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个能源独立的美国即将出现在世界能源版图。供给的改善使得WTI原油供应基本面出现根本的变化。
相反,中国和印度正迅速代替美国成为中东原油最重要的客户。所以北海布伦特原油在实质上反映的是亚洲国家的需求,而2008年以来,全球消费增量主要来自这些国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北海布伦特油价相对于WTI油价的溢价在一段时间以内不断扩大,曾经一度高达25美元。
看清现实的最隐秘数据
这种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改变。持续多年的北海布伦特溢价在2013年上半年突然收窄,尽管国际原油呈现上涨状态,美国原油上涨幅度超过16%,但是北海布伦特油价只上涨了13%,两地差价一度消失,目前也只是保持了7-8美元的溢价,而在去年年底这种价格差距仍在十几美元之上。
这个原因是非常明显的,上半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带动了国内消费,使得供需局面得以改观,价格上涨幅度更大一些,而在北海布伦特原油市场,其主要的消费增量来自于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宏观经济的原因对于原油的渴求显得舒缓了许多,这使得北海布伦特油价与WTI油价之间的差别在半年之间几近消失。今年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只有7.6%,远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经济成长率的大幅放缓,使得中国对于原油、铁矿石和其它的资源性产品的需求放缓。在原油方面,2013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量出现了下滑,这是自2009年次贷危机以来原油进口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进口原油1.38亿吨,平均每日进口560万桶,较上年同期下降1.4%。相比之下,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原油进口分别增长了7%和11%。受到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影响,印度的进口量萎缩得更多,最近几个月,印度卢比的币值缩水超过了20%,这势必影响到其原油的进口能力。
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正在运用制造业数据得出全球经济复苏的数据,但是笔夫还是在这里郑重提出注意全球两大石油定价市场溢价变化的意义。自从2011年两地市场出现明显价差以来,这个溢价水平的波动则适当地反映了全球经济的真实状况,因为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量不是来自OECD(经合组织)国家,而是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如果北海布伦特油价与美国WTI油价出现明显溢价,则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强劲,毫无疑问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量,但是如果这种溢价水平收窄,即使OECD国家经济繁荣,那么它给全球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增量也是非常有限的。两地油价的相对溢价可以成为观测全球经济的最直观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