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国家将会面临全球经济的新调整

2013-09-02 10:12 1083

  中新网9月2日电 最近,随着美联储表示将谨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印度、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阴云密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

  中新网9月2日电 最近,随着美联储表示将谨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印度、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阴云密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股市大跌、本地货币汇率大幅下挫、资金大量外流。印度卢布对美元汇率8月27日一度跌至66.30:1。南非兰特今年来已贬值近23%,巴西雷亚尔已下跌近20%,土耳其里拉贬值14%。这些国家股市也是一片哀鸿,普遍下降10%-20%。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已下调到年均4%。

  新兴市场国家是否会重蹈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还是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在美国经济复苏、欧洲经济出现起死回生迹象的大背景下正在再次调整?这些问题使人们在全球经济形势走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倍感困惑。

  世界经济、政治因素叠加使新兴市场国家目前面临三重打击:货币贬值;利率上涨和国债收益率上升;油价上扬,但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其复苏势头较好,美联储很可能于九月开始逐步退出(tapering)量化宽松措施,也就是说不再每月回购850亿美元的国债和债券。加上美国和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可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打击,触发了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全世界风险资产都开始下跌,而美元和美国国债以及黄金自然又成为全球资本避险的“良港”。自2008年以来,已有上万亿美元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巨大的股市、房地产泡沫。现在大量资金自新兴国家回流至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这使得印度、巴西等存在巨大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打击尤为沉重。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计,不排除个别国家经济崩盘的可能。以印度为例,自2007年至今,其经常账户赤字从80亿美元猛增至90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5%。南非的赤字已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8%。印度前10家债务最重的公司自2007年以来负债上升六倍,高达1200亿美元,四分之一公司已没钱支付利息。印度短期外债也从800亿美元上升到1700亿美元。

  新兴市场国家的第二重打击来自通货膨胀和利率攀升。美联储退市引发的“完美风暴”为什么对印度和巴西冲击如此严重?原因是他们经常账户赤字太大,一旦热钱逆转流出,必须先对付赤字,填补漏洞,其唯一手段就是货币贬值,但是货币贬值的“副作用”则是通胀和利率上升,且利率暴涨还可能触发债务危机。南非的通胀水平今年7月达到6.3%,已突破南非央行制定的6%的上限。印度的通胀高达10%,远远超过任何大国的水平。

  第三重打击是大宗商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唯有石油价格上扬。一降一升带来的都是负面效果。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经历深刻调整,对原材料的需求趋于稳定甚至减少。这使得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等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速放缓、货币贬值。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同时也是资源出口国,消极因素叠加效果明显。石油虽然也是大宗商品,其价格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中东地区局势近年来持续动荡,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伊拉克未见好转,所谓的“阿拉伯革命”更是把西亚北非地区搅乱成“一锅浆糊”。叙利亚已接近内战边缘。虽然叙利亚并非主要产油国,战前日产油仅35万桶。但如西方军事介入叙事务,整个地区局势将更加混乱,石油供应和运输的脆弱性进一步加深,反映风险因素的价格自然还会继续上涨。

  如此重击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前景难道就是一片黑暗?其实,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而且,现在国际经济环境也有重要的变化,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防风险、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都大为提高。还拿印度说事。1991年,印度出现过类似情况,不得不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当时印度的外汇储备仅能支付不足一个月的进口所需,而现在印度外汇储备能支付七个月的进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公司都身负大量的美元债务,而目前大部分债务都是以本地货币计价的,而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远低于1997年。加上现在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外汇储备较高,可以用来保护本国经济,其承受打击的能力已今非昔比。

  其次,美联储也在调整政策,美元走势近期内将保持平稳。美元在前一段时间走强,令美担忧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美国并不希望美元市场大起大落,而是期望缓慢地挤压美国经济的泡沫。美联储于是通过释放各种信号和购买债券压制了利率的过快上涨。结果,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已不再大幅度回流美国。

  再则,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流砥柱,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这些年来,中国是国际热钱的集中地。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主流看法依然是:只要中国政府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尤其在这个关键时间段,解决好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空间依然很大。其实,破题的关键就是改革。这对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和中国都是如此。而中国正在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进。中国的响亮口号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们要求美国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负起责任来,在坚持还是退出量化宽松措施问题上更多的考虑对国际金融的影响。这自然是对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必对美联储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草木皆兵”,自乱阵脚。中国和不少发展中国家已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对热钱的大进大出加强防范,减少对自身金融的冲击。国际上对最近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及其所传递的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进行金融创新试点的强烈信号好评如潮就是例证。

0
标签: 新兴 美联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