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抵制中国制造行动升级

2009-02-23 16:02 317

2月17日,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奥巴马“新政”由此也正式启航。 “新政”中最引人关注就是“购买美

2月17日,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奥巴马“新政”由此也正式启航。
    
    “新政”中最引人关注就是“购买美国货”条款,它将众多外国商品拒之门外。对“中国制造”来说,这尤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警讯,因为美国国会正是以抵制“中国制造”为借口,推行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
    
    “美国肥水”不能流“中国田”
      
    美国对外国商品磨刀霍霍,最想针对的其实就是“中国制造”。
    
    在“购买美国货”条款酝酿过程中,很多人都是在拿中国产品说事。比如,美国钢铁研究会主席托马斯.吉布森就认为,美国纳税人的钱,必须用在真正美国产品上。他并且别有所指地称,美国钢铁需求在下降,但中国钢铁进口则在增加,“因为他们(中国钢铁)有行业补贴”。
    
    一些支持者还认为,2008年布什政府提出的1680亿美元刺激计划中,返回给民众的退税,很多都被购买成了“中国产的电视和韩国产的冰箱”。现在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不能再将肥水流在别人田里。
    
    在美国各大论坛上,网民也就“购买美国货”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激进人士甚至号召开展“只用美国货”的运动,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所有欧洲产品驱逐出美国,认为这样才能增加美国人的就业,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情绪进一步影响到国会。尽管“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出台一波三折,绝大部分共和党议员都投了反对票,但在“购买美国货”条款上,两党却是高度一致。除了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等少数人反对外,大部分议员都持欣然支持的态度。
    
    围堵“中国制造”早已开始
    
    在“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中,初步估计,受“购买美国货”条款波及项目的金额包括:480亿美元的道路工程、约300亿的其他基础设施改造,还有一些政府投资项目。
    
    按照参议院的意见,该条款的前提是“不违背美国的国际承诺”。所谓美国的国际承诺,实际上有两个,一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二是世贸组织(WTO)政府采购规定。根据前者,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后者,欧盟、日本、韩国、香港等成员也不在拒绝之内,但其他100多个WTO成员不在其列,其中就包括中国。
    
    该条款中的其他一些限定性前提还包括,如果美国制造的钢铁或其他制成品“产量不足或质量不合格”,或者“购买美国货”会导致整个工程耗资再增加25%,可以不“购买美国货”。但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凭借这两个条款中标的外国商品,可能少之又少。
    
    还有一个限定性前提是:如果政府部门认为某工程“使用美国货”不符合公众利益,也可以不执行这一政策。但在连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都会引发轩然大波背景下,估计也不会有政府官员敢拍板做出冒险决定。
    
    即使没有“购买国货”条款,中国企业也只能望美国公共工程兴叹。因为此前美国已有“购买美国货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政府投资主导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所用钢铁必须使用美国“国产”钢铁。
     
    由于中国等许多成员都尚未在WTO“政府采购规定”签约,因此,美国早就对相关中国制造的钢铁关上了大门。目前在美销售的中国钢铁,基本都用于民间建筑。
    
    目前的“购买国货”条款,看似不对“中国制造”构成更糟糕的影响,是因为糟糕的影响已经存在。如果说,美国把加拿大、欧盟产品视为美国市场准入的“二等公民”,而“中国制造”早已被美国政府打为“三等公民”。“购买美国货”不过是强化了这种歧视性待遇罢了。
    
    敌视中国产品变本加厉
    
    在美国国会,更多针对“中国制造”的法案正在酝酿的过程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的一份统计显示,自第111届美国国会开始运作以来,即在过去一个月中,包括“购买美国货”条款在内,参众两院提出的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条款已经达到了12个。
    
    众议院方面,有所谓 “支持美国产业法案”、“加强贸易法案”以及“非市场经济体贸易补偿法案”等。参议院方面,有“加强进口海鲜安全法案”和“药品市场准入法案”等。虽然法案不一定都能最终成为法律,但接连不断的以中国产品为对象,显示了美国国会某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敌视态度。
    
    对于这种贸易保护情绪,美国舆论也充满了担忧。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伯顿?马尔基尔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美国应该支持双赢的政策,“如果我们能从中国进口便宜的服装,同时向他们销售电脑和数据储存设备,那么我们两国都会获益”,但是,“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只会招来其他国家的报复,并可能引起‘以邻为壑’的政策在全球的盛行”。
    
    在当前情况下,能否遏制美国国内、尤其是国会内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主要取决于奥巴马政府。
    
    《华盛顿邮报》认为,“购买美国货”条款是奥巴马贸易政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奥巴马必须权衡美国保护主义带来的可能后果”。
0
标签: 美国 新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