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准成立
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消息,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
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色是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出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自由运出境外;“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出入非自由贸易区、要征收相应的税收。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建立,不仅把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变成车水马龙的大都市,而且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传遍全国。
90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区又成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迅速改变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版图。在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带动着全国经济发展。
而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置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释放出怎样新的制度红利,打造新的中国经济“升级版”,让人充满期待。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此发表评论。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会在在财税、法律与政府的治理上会有怎样的改变?会释放出怎样的制度红利?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的打造和以前改革开放商品的自由贸易完成的不同,这次的自贸易区主要的特点是通过资本的自由流动、知识的自由流动、人才的自由流动来提升中国,尤其是上海先行先试,未来以服务、以创新驱动的平台推动经济的模式,所以不是简单地靠税收的优惠政策,而是需要上海能够自己找到一个全心服务的模式、全新管理以及风控的能力。
就在前天,上海市政府下发文件,提出42条措施落实金融“国十条”,并表示上海在自贸区建设上应争取先行先试,自贸区对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提振作用?
孙立坚:这次自贸区的发展对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给出了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自贸区以要素、自由贸易为主体的特色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自贸区平台的发展,得到这样一个制度红利,上海将来会更加在市中心的建设中找到了实际操作具体的做法,所以更加会充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而且为未来中国的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非常强大的支撑平台。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经济特区到90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区,再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再到如今上海自由贸易区。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版图不断变化。现在的28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对于拓展全国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孙立坚:上海在这样一块版图上正在推进的是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尤其是在服务为主导的特色上,会更加强化人才的建设、制度的完善以及信息的披露,这和我们以前仅仅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完全有本质的变化。所以,如果上海一旦在这样的人才团队建设、环境以及要素服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的机制上面都能够做到位,为其它地方的自贸区以及其它地区的产业升级都会做出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孙立坚:在税率优势上面,有可能通过现在的优惠政策的先行来引导很多有生产力的企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机构聚集在上海自贸区,形成巨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这才我们期待的。香港的软实力在我们前面,在货币价值上的优势、成本的优势上更具有支撑的作用。以前我们在推动商品贸易开放的过程中,强调竞争需要在成本的管理上有主导权,但是今天一旦进入到更加高端的资本的流动、人才的流动、信息的流动的端基础上的时候,我们简单要依靠税率的成本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制度、信息这三位一体的软实力必须要充分的打造起来,这方面香港比我们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