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期待制度红利
杨小川刚从欧洲拜访客户回来。而随着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天然气价格不断下跌,美国制造业成本开始下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杨小川的困惑,代表了中国相当一批勤于思考的中国外贸企业的想法。
杨小川刚从欧洲拜访客户回来。公司在南欧的订单今年居然取消得差不多了,他去拜访老客户,并试图探索未来发展的战略。
杨小川是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经理,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保险粉生产厂以及最大的保险粉出口商。本来,他们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并不太大,仅有5%。
这次在欧洲,杨小川迅速找到了上半年订单取消的核心原因:汇率!
今年上半年,欧元一路贬值,在此期间,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也一路升值。他算了一笔账,自己与欧洲客户之间一般以美元结算,这样的贬值,很大地影响了进口商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内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一路提升,当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使得这些客户放弃了订单。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等上半年货币贬值比较明显的市场。
在杨小川看来,欧盟的复苏依然是个未知数。“德国经济还行,但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依然很差。”他说,“今年去法国旅游的人都减少很多了。”他们公司在去年已经下调产量30%左右,但今年遭遇的情况依然时好时坏。
杨小川的公司在市场结构中,美国市场占据了50%左右。从各方面的经济指标来看,美国的复苏似乎已经确定,但是从自己企业的订单来说,却并没有那么顺畅。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叹说,复苏之路不是平坦的。“换成我们企业的出口额来说,就是好两个月,坏一个月;甚至好一个月,坏两个月。今年我们得非常努力,才能保证与去年持平”。
“这大概就是复苏应有的步骤,时好时坏,走走停停。”他更长远的担心在于中国整体外贸竞争力的下降。杨小川说,中国外贸的竞争力,随着国家的环保安全标准的提升,导致企业对相关设备的投资增加,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将会逐渐下降。
而随着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天然气价格不断下跌,美国制造业成本开始下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杨小川的困惑,代表了中国相当一批勤于思考的中国外贸企业的想法。
直接有效的外贸刺激政策:汇率、出口退税等,随着整体外贸规模的增加,以及多年来反复的调控,已经不是长久之计。面对欧美及周边国家的竞争者,如何寻求新的竞争优势,以及新的发展模式,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入世之初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巨大外需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也反映出当前决策者的思路,即只有解决实体经济问题、中小企业的问题、释放改革红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令人纠结的问题。
在WTO自身需要体制改革,并不断在国际舞台中走向边缘化的当下,如何对外获取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对内再次释放制度红利,已经是一个极其紧迫的课题。现在,中国的出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走向;而进口则反映了国内经济增长表现;进出口合起来看,便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及实体经济发展竞争力图谱。
以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为例,这绝不仅仅只是外贸领域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隐痛所在。这个问题反映了整个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型实体经济的长期积弊。近段时间货币流动性突然收紧,可能会给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造成比预期更大的冲击。如何保证信贷能够精准地支持到中小出口型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这涉及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破除民间资本投资壁垒、民营企业“非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经济深层次问题。
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在开放上有所动作,近年启动的谈判,包括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东盟十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瑞士自贸区的达成,以及最终认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以认可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都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步骤。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一些积极推动自贸区谈判的国家,比如韩国、瑞士,每年通过自贸区进出口的货物金额,甚至已经超过了非自贸区渠道的方式。
除了对外应对来势汹汹的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外,以开放促改革,大概是中国决策层此次积极推进这类谈判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何改革,如何逐步地找到突破,并设立谈判时间表,都极有挑战性。
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已经在经济和贸易改革上作出了十几年的努力,包括价格闯关、国企改制抓大放小、大幅降低关税、汇率改革、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壮大和发展等。在这些重大改革的基础之上,国内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改善,加入WTO、融入全球市场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如今,如果要进一步获取发展红利,我们应该先大力加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及开放,下放审批权,以及投资负面清单试点,不仅为国际谈判,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