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效率”助力口岸经济腾飞
“指挥中心,一艘印度货轮30分钟后停靠12号码头。唐山边检站所辖的京唐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港,也是一座典型的外向型港口,每年靠泊的船舶中,75%以上属于进出口运输。
原标题:“国门效率”助力口岸经济腾飞
“指挥中心,一艘印度货轮30分钟后停靠12号码头。”8月12日上午,河北唐山边检站指挥中心,参谋蒋宝龙接到唐山港集团调度室电话后,立即作出部署,两名执勤官兵迅速前往码头接船。与此同时,依托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锚地船舶名称、位置、吃水深度等信息,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一一显示。
这是唐山边检站推行勤务改革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勤务改革营造的快捷顺畅的通关环境,不仅成为港口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也推动了口岸经济的发展。
唐山边检站所辖的京唐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港,也是一座典型的外向型港口,每年靠泊的船舶中,75%以上属于进出口运输。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圈效应的日益凸显,港口外轮数量和口岸吞吐量呈井喷式增长,边检站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没实行勤务改革之前,遇上船多的情况,我们即便是将所有干部都派遣到一线,人力也不够。”边检站政委姜宏说。
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唐山边检站大胆推行了勤务模式改革。他们按照“一港四区”“一区一室”的规划,在京唐港区码头一线设立了4个边检警务室,每个警务室离最近的管辖泊位不到30米,最远不过300米,具有24小时办理外轮入出境手续、签发证件、执法办案和便民服务功能。
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步形成了边检警务室管“点”、边检巡查队管“线”、电子监控系统管“面”的“三位一体”新型口岸管理模式,实现了警务前移、服务前移、管控前移,不仅节省了警力资源、减轻了民警的执勤强度,还大幅提高了港口泊位运转使用效率。
唐山港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兴俊在这里工作10多年了,勤务模式改革带来的便捷,他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告诉记者,过去船舶靠岸后,要到10多公里远的边检站办手续,前后要花去三四个小时。
“如今可快了!啥都不耽误,办个手续只要三四十分钟。”刘兴俊说,几天前,他们公司代理的一艘货轮从澳大利亚运来9万5千吨铁矿石,货轮靠泊后,他们一边组织卸货,一边赶到离码头30多米远的警务室办理手续,效率很高。
“国门效率既是国门形象,也是口岸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边检站推行的勤务改革,使京唐港出入境外籍船舶的在港停泊时间同比缩短了31%,作业效率提高了19%,按现在平均每条外轮日租金6万元人民币计算,每年可为租船方企业节省费用1500余万元,按照单线平均作业效率473吨/小时来计算,每年可为口岸至少增加货物吞吐量117.5万吨。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