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保份额打响价格战上市融资谋求新发展

陈海翔 | 2013-08-15 13:58 4401

  从上海送一份快递去杭州,要花多少钱? 8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很多淘宝卖家和买家信。  实际上,就在这两个月,如果从北京送一份快递到

快递业保份额打响价格战 上市融资谋求新发展

 

快递业保份额打响价格战 上市融资谋求新发展

 

  从上海送一份快递去杭州,要花多少钱? 8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很多淘宝卖家和买家信。

  实际上,就在这两个月,如果从北京送一份快递到天津,连8元钱都不用,只要5元,仅需5元,一律5元。

  快递,可是靠人工把一份份物品送到你家门口的。这么便宜的快递价,公司还赚不赚钱了?其实,这话不仅我们消费者在问,快递公司也在问,“送一份快递,我们的利润仅仅只有3%,少得可怜。但是,不接生意还不行,你的业务量一下去,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出第一集团。被淘汰出去了,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

  如何改变目前的这种窘境,上市融资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眼中的出路之一,EMS的上市已箭在弦上,只等IPO开闸。另一民营巨头圆通也已经将上市目标放在了2015年。中国的快递市场已经连续27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能不能从这个巨大的市场里赚到钱,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民营与国企 悄打价格战

  近期,有消息称北京地区的几大快递公司正在打响一场价格战,其中异地首重快件已经从原本的每单8元直接下降至每单5元。此举一出,业界惊呼快递行业不仅没能走出 “价格战”的泥潭,反而越陷越深、在用“卖白菜”的价格送快递。

  随后,记者在上海了解了相关情况,从几个淘宝店经营者口中得知,目前沪上的快递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是首重同城每单5元,异地每单8元”,并且这个价格“已经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价格只针对大客户和淘宝卖家,普通用户的价格要比这个高不少。

  在民营快递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属于“国家队”的EMS却突然在苏浙沪皖地区降价五成。

  对于降价,EMS官方一直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但上海地区的服务热线却表示,的确存在有条件的促销,即客户只有拨打该电话预约上门取件,或亲自送件至快递网点,而且发送范围限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并现金支付时,才能首重收费降至每单10元。

  有消息称,EMS此次降价的目标并非民营快递,而是另一巨头顺丰。有内部人士直言:“我们就是与顺丰直接竞争。 ”据悉,目前顺丰从上海发至长三角的快递价格为每单12元。对于EMS的挑战,顺丰方面保持了此前一贯的低调,表示这是行业发展阶段的必然,其他不予评论。业内人士评价认为,不同于“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之间的价格战,对EMS和顺丰所定位的商业客户而言,价格并非核心竞争力,关键还是在服务,这是EMS下一步竞争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家队”尽管已经对快递费打了对折,但是在价格上依然不是民营快递企业的对手,其实后者相互之间的价格战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与EMS相同,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所有公司,官方途径从来没有人承认过“降价”。中通的一位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在白热化的竞争下,一定要培养客户,基础货量不能少,包括淡季也不能掉下去,这是整个行业的压力。在淡季中,快递公司为保证业务增长和阶段性指标,会采取和所有行业一样的销售策略降价。 ”

  事实上,如今异地每单5元的价格也绝非快递行业内出现过的最低价格,早在今年端午节,国通甚至被曝有16个城市,从北京始发的费用为每公斤1.5元。“即便乍一看低于成本价,也可能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并非一定亏本。 ”某国通人士在谈到这一问题是表示,快递的盈利模式是以量获取,每个网点都有自己的成本控制线。除此之外,接受采访的人士均特别提出,不能将淡季的降价策略直接上升到“恶性竞争”层面,等到淡季过去了,“这种降价促销活动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取消。 ”

  并非吃不饱 只愁“撑不下”

  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某行业出现价格战,往往是因为整个市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各大企业为了争取市场而不得不在价格上做文章,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国内快递市场。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为57亿件,约为2009年的3倍。去年快递最高日处理量达到3000万件,位居世界第二。尽管规模已经足够庞大,但直到现在这个市场依然在不断快速膨胀。

  同样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27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民营快递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业务量完成29.3亿件,同比增长70.1%,业务收入完成404.1亿元,同比增长50.9%。同时,民营快递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占全部比重分别为76.2%和64.2%。

  在接受采访时,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说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同比增速约为103%,预计全年有望做到12亿件,比去年增加一倍多。 5年里,我们的业务增长了10倍。 ”据悉,目前中通速递每天最高业务量已有350万件,处于“第一集团”,但赖梅松仍感危机四伏,“目前,快递的服务能力尽管提升很快,但与市场释放的需求还很不匹配。 ”和中通相似,韵达快递今年上半年业务增速在100%左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柏根说:“我们面对的市场太大了,快递企业即使咽得下,也消化不了。虽然目前形势很好,但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

  毫无疑问,“网购”成为了推动快递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只有258亿元,至2012年则达到1.2万亿元,6年间增加了45倍。

  在业务量不断膨胀的同时,整个快递行业却正经历着同样剧烈的变化,市场洗牌情况非常严重,“三通一达”、EMS、顺丰等第一梯队企业集中了80%以上的业务量,大量中小型快递企业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而这,恰恰也就成为了众多快递企业具有极大危机感的主要原因,降价促销并不是因为“吃不饱”,而是因为怕业务量下滑被淘汰出“第一梯队”,变得“日子越来越难过”。

  一家来自第一梯队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在被市场推着走,如果发展不够快,我们很快会被甩掉。目前来看,还可以更快! ”

  市场不断扩大,价格却越做越低,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的下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亿件,同比增长6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14.1亿元,同比增长34.3%,收入增速远远低于业务增速。业内知名人士徐勇说,现在大多数快递企业利润率低于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

  不怕没快递 只怕“没人送”

  企业利润越来越低,但面对越来越难招的快递员,他们却丝毫不敢轻举妄动。 “在招人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责任心强、会骑摩托车,但还是很难招满。 ”某知名快递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就我们公司的快递人员收入来看,的确是在逐年上涨,原因很简单,上涨都招不到人,不涨人肯定跑光。 ”

  根据赶集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电商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快递员成为“香饽饽”。全国快递员平均工资为3577元/月,相比今年2月上涨约500元。其中,深圳市快递公司为快递员开出的工资最高,平均为4769元/月。其次为北京,平均4379元/月。8000元以上月薪的快递员深圳占比最多,其他城市依次为:重庆、成都、青岛、上海、杭州、南京、苏州、西安、郑州。

  在军工路某快递站点,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自己最怕的就是有快递员跑过来对自己说“不干了”。 “现在我们这里的业务量是越来越大,每个月都会有增加,但送的人却没有相应增长,所以我们这里是不怕没快件,只怕有快件没人送。 ”他告诉记者,就在前一段时间,另一个站点有两名快递员离职,直接导致其余的快递员工作量激增,“据我所知,现在每个公司都在扩充网点,这样一来人手紧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

  最近两年,“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曝光率颇高的名词,但恰恰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快递行业依然面临着招工难。

  另一位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快递员的收入并不低,但是愿意从事一线投送工作的大学生并不多,很多网点的一线快递员通常是以快递员自己带人过来的方式加以补充。 “我们招聘快递员一般只要求高中学历,有些小的企业要求可能会更低。总的来讲一线的快递工作比较辛苦,也比较琐碎,本身行业的流动性就比较大,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吃苦,因此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愿意干,他们着眼的更多的是管理类的文职,而这一块我们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多。 ”

  这一情况在快递员小宋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我们那里现在确实人手不足,但这对于我们快递员来说也不是坏事,毕竟我们的收入与每天收发的快件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悉,以小宋工作的快递公司为例,他每收一件快递能够提成1元多人民币,每发一件快递能提成4毛左右,“每天的收发量基本上能保持在100件以上,这个量再加上基本工资,一个月4000块应该没有问题。 ”但这实际上都是辛苦钱,就以目前的因为酷暑而产生的小“旺季”而言,小宋一天瓶装水就要喝掉十几瓶,“喝这么多水,都不怎么上厕所,全出汗出掉了。这么辛苦,确实有很多人都会受不了。 ”

  用工成本升 抵制“份子钱”

  一边是通过价格战保持市场份额,尽一切可能不“掉队”,另一边存在着招工难,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目前的快递企业的确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发展瓶颈。就本次北京的降价而言,很多加盟商因为实在怕承受不住,而并没有投身其中,“公司对此也持理解态度,毕竟他们都是加盟商,不可能赔钱做买卖。至于那些加入这一促销活动的,长时间低价运营,到最后是不是吃得消、扛得下来也还有待观察。 ”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已经起草完毕的《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引来了业内的一片反对之声。 《暂行办法》规定,在我国境内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缴纳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标准为国内同城快递0.1元/件、国内异地0.2元/件、港澳台1元/件、国际2元/件;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收200万元以下企业可免征。

  中国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王丰8月6日在北京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和监督机制,推动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据了解,之所以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是因为中国快递企业集中在有盈利的城市和线路上,广大农村、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依然由邮政企业提供普遍服务。

  但在众多快递企业看来,这不应当成为收“份子钱”的理由。 “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是用来补贴偏远地区邮政服务亏损的,现在我们不知道哪些地方亏损,亏损了多少?国家每年的补贴和减免的税收又是怎样的? ”某快递企业负责人就问出了这个问题,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飞也认为,“快递企业对包括邮政普遍服务补贴在内的国家财政支出也都尽了纳税义务,如果还要它们缴纳额外的政府性基金,就涉嫌重复征税。 ”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数据,如果按照《暂行办法》,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快递企业征收的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将达3.6亿元左右,约占一季度业务累计收入的1.3%。目前,我国快递企业利润普遍在3%到5%左右,换言之,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或拿走企业利润的25%到40%。

  据悉,《暂行办法》极有可能在今年开始实施,对于这一情况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预期,至于届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回答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怎么办?那只有大家一起涨价,总不能自己消化掉、亏本做生意吧。 ”

  谋求快上市 改变其束缚

  用工成本上涨,产品价格时不时的促销打折,企业利润一直在地位徘徊,对于国内的快递企业而言,如何高质量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了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上市融资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出路之一。

  以联邦快递和UPS两家快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全球扩张为例,联邦快递从1978年上市开始,到2003年至2013年间共发生并购20起,涉及金额46亿美元,同期发行债券45亿美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构建了航空运输网络。同时,UPS公司也在2003年到2013年期间,共发生并购23起,涉及金额18亿美元,并发行债券融资98亿美元,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了全球扩张。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快递企业应该借鉴国际快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经验,而且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快递行业利用资本市场。

  在这方面,属于“国家队”的EMS显然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近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EMS的状态由“中止审查”变为“通过发审会”。据邮政集团方面反馈的信息,目前还没有收到EMS最终上报的相关材料。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最终上市的时间要取决于证监会,但上市无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事实上,在国内快递领域,EMS也的确是当仁不让的老大。数据显示,目前EMS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运营网点数超过45000家,而与其在业务模式上相似的顺丰速运网点数量只有2000多家。 “三通一达”公司的网点数量也大致在3000到5000家左右。在市场份额方面,2012年,EMS的业务量虽然排在申通、圆通、顺丰等企业之后,但其收入占比位居市场第一位。根据快递物流咨询网的统计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快递业务收入中EMS还是稳居第一,但是在快递业务量方面EMS同样跌出前三。此外,EMS在装备配置和标准化建设、员工素质、政策方面也较民营快递具备较大优势。

  据悉,2013年上半年,中邮集团总收入已累计完成1854.5亿元,同比增长12.5%。根据EMS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EMS贡献的集团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10%至12%。

  在EMS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未来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买飞机、运输车辆等相关资产,陆续加大关键省市的转运中心建设等。

  如果EMS顺利上市,对于国内快递市场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认为,EMS上市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个方向,其他快递企业未来也会陆续紧跟EMS的上市步伐,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内控制度也会随之完善,“我国的快递企业缺的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EMS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也需要通过上市来做到进一步的明确和改革,改变原有邮政体制对他的束缚。 ”

  除了EMS之外,圆通近期也与上市扯上了关系,对于上市的具体时间,新闻信息部负责人周晔确认会在2015年至2016年,“不能为了抢上市而上市”。周晔表示,在上市之前,圆通会在提高新产品的规模效益、推行直营化改革、优化员工队伍素质等方面练好内功,“客户体验和满意度上去了,效益和盈利才能起来,许多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 ”

  一体化物流 将成增长点

  说到快递,当然就不能不提物流。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同样在低利润经营中徘徊。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物流这一块的利润在3%左右,做得好一些的也就是5%这个样子,前两年还有企业达到的10%,现在已经是天方夜谭。 ”某上海物流公司的负责人金先生对记者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点,“首先,是用工成本的上升。其次,是受到国内经济影响。最后,就是国际物流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

  另一位物流企业总裁则对记者说:“我们今年四五月份时已提过一次运费,现在不可能再提价,我们打算减少部分运营场地,同时减少10%左右的员工来控制成本,否则按这个势头下去,根本没钱赚。 ”近期在深圳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近半深圳物流企业利润下降。其中30%的物流企业表示,去年利润总额下降5%~20%,另有19.09%的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以上。而真正能够实现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累计仅有23.64%。

  近期,有这样一则值得关注的新闻,中国远洋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仍为亏损,但较去年同期净利润减亏约70%~85%。据此计算,中国远洋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度在7.31亿至14.62亿元之间。至此,中国远洋已连续两年亏损蝉联上市公司亏损王,总计亏损金额超160亿元。据上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随后,有消息称中国远洋将再度出售部分地产资产,以避免被摘牌。若此举成行,这将是中国远洋年内第三次出售重要资产以实现年度扭亏。

  “相对而言,海运这一块门槛是最高的,空运是利润最丰厚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因为搞的人多,所以利润是最低的。 ”金先生说。

  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呈现“稳中偏弱”的基本特征。同期,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9.0%;与GDP的比率为18%,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运输费用2.3万亿元,同比增长8.5%;保管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9.3%;管理费用5719亿元,同比增长10.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报告称,下半年物流业将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大宗商品等传统物流需求将继续保持低迷,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在9%~9.5%之间。

0
标签: 快递 从北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