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尚待完善
近日,全球专业咨询公司韬睿惠悦在其开展的2013年中国寿险行业风险管理诊断调研中发现,许多寿险公司对自身承担风险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也并不知晓如何去管理这些风险。该调研不仅着眼于寿险公司的风险治理、监督和报告框架,还重点调查了业务中容易出现风险的关键领域,如人力、客户、产品和定价、销售渠道和投资。
近日,全球专业咨询公司韬睿惠悦在其开展的2013年中国寿险行业风险管理诊断调研中发现,许多寿险公司对自身承担风险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也并不知晓如何去管理这些风险。
该调研不仅着眼于寿险公司的风险治理、监督和报告框架,还重点调查了业务中容易出现风险的关键领域,如人力、客户、产品和定价、销售渠道和投资。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寿险公司都制定了风险治理与报告框架,但是他们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明确企业的风险偏好。调研显示,超过五分之二的寿险公司采取简单的低、中、高三个等级的风险偏好。只有8%的寿险公司将风险偏好及风险容忍度转化为限额,即从定量的角度将风险进行限定,并且融入公司的日常管理。
“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并能进行明确阐明,是对风险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公司就不能确定风险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也不知道他们在做出业务决策时所承担的风险是否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是否符合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 韬睿惠悦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亚太地区负责人Penny Fosker如是说道。同时她强调,更为重要的是,制定完善的风险偏好框架的同时也要符合中国不断涌现的监管要求的需要。
调研还显示,有80%的寿险公司制定有员工能力体系和绩效管理方案,但绝大多数绩效管理体系没有考虑到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对于高阶主管和关键人才的考核指标主要来自于个人绩效表现,大多数寿险公司未能将关键绩效指标与公司整体战略和风险偏好情况挂钩。
“公司战略和风险偏好并没有在绩效管理做法或激励方案中得到体现。”韬睿惠悦人力资本咨询中国区总经理江为加表示。“对能力体系、绩效管理计划和激励方案的改善,有助于公司聘用到合格的人才,并且做到量才适用,也就是说,这会激励他们根据公司的整体目标做出决策。”
在产品研发和定价中引入更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帮助公司确保风险轮廓与风险偏好和公司战略保持一致。调研发现,大部分寿险公司拥有明晰的产品开发流程,包括清晰的责权定义,但是缺乏明确的产品管理流程。86%的寿险公司会在日常运营中考虑引入新产品的影响和与公司战略的契合程度,57%的寿险公司能够针对更广泛的风险进行定性评估,但是只有22%采用风险资本的形式定量评估潜在的财务和承保风险。
虽然有超过40%的调研对象在其战略规划、资金管理、资产/负债和再保险流程中会采纳一些风险管理信息,但仍有大约七分之一的寿险公司在做出决策时从不参考或监督风险管理信息。
“从调研中我们看到,对于很多寿险公司来说,基本工作已经到位,但是他们仍需多多努力,在日常决策和战略决策中成功地将风险管理信息纳入考虑,由此来进一步打造出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寿险业,这是决策者和投资者共同的希望。”韬睿惠悦寿险咨询业务中国区总经理刘垂辉总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