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七保税区欲转型自贸区 料定位人民币离岸中心
深圳保税区域共包括7个园区(包括福田、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前海湾保税港区,深圳出口加工区,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保税仓、出口监管仓,总面积仅10.48平方公里(实际运作面积仅6.78平方公里)。
深圳七保税区欲转型自贸区,料定位人民币离岸中心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8月2日讯,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为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近日公布,专家分析称,上海被定位为建立在岸金融中心“辐射全国”;深圳离香港近,可建立境内关外人民币离岸中心。
继上海自贸区方案通过之后,天津、厦门、大连不甘落后递交了自贸区方案,深圳亦于近日提出了自由贸易区构想。
深圳市政府7月8日印发《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总体方案》和《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3-2015年)》,提出“探索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推进“深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除此之外,明确表达了启动自贸区申报的还有广州南沙新区。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未来中国“很有可能”在沿海建设一圈自贸区,自贸区最大意义在于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但上海在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先行先试地位是其他城市不可相提并论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闫小娜告诉大智慧通讯社记者,深圳与上海在金融方面各具优势,上海被定位为建立在岸金融中心,“辐射全国”;深圳离香港比较近,可以建立境内关外人民币离岸中心。
“二者在金融中心的定位上体现出差异,是相辅相成,而不是此消彼长,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好的作用。”闫小娜说。
闫小娜表示,深圳不是要跟上海竞争,必须要发挥和香港合作的优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90%以上是与香港之间的结算。
深圳市政府表示,为了使深圳保税区域“成为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示范区域”,将完善货物监管模式、优化外汇管理模式、健全出口退税机制、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在完善产品内销安排、开放人员出入境、推动立法保障等领域,开展自由贸易园区政策和体制创新。
《方案》显示,将率先推进前海为实现深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打头阵,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和生产性服务机构,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包括供应链管理、高端航运服务、电子商务、跨境交易、服务外包、离岸业务、物流金融、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等多元化保税服务业,构建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航运服务、创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深圳保税区域共包括7个园区(包括福田、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前海湾保税港区,深圳出口加工区,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保税仓、出口监管仓,总面积仅10.48平方公里(实际运作面积仅6.78平方公里)。
深圳市是国内拥有保税区域类型最多、层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城市之一,发挥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及产业要素聚集作用。
据深圳市政府统计,深圳保税区域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5亿元、进出口总额1262.5亿美元和税收收入138.8亿元,以占0.53%的土地面积,实现了5.4%的工业产值和27%的进出口总额。
发稿:杨倩/曹敏慧
审校:彭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