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小微企业融资贵 贵在不合理收费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似乎正成为“金融对接实体经济”的突破口之一。小微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规模小、资产结构中可抵押物比例小、抗风险弱、自身信用不足等,限制了其获得贷款的规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胡群 发自北京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似乎正成为“金融对接实体经济”的突破口之一。昨日(7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一行三会”主要领导系数出席。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会议上表示,小微贷款增速和增量不断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但与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比,还明显不相适应。据统计,全国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而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仅为20%多一点。
多项政策扶持小微
马凯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证监会要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尽快开启创业板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推进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向全国延伸,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逐步扩大小微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
小微企业融资贵,主要贵在利息以外的附加费用上,不合理的收费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雪上加霜。对此,必须抓紧进行清理规范。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议上称,全国已有100多家银行设立了不同形式的专营机构,组建了876家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末,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达1184.05万户,占比23.22%;获得综合金融服务(含存款、结算、理财、咨询等)2401.75万户,占比47.09%。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小微企业的获贷率达到85.71%。
小微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规模小、资产结构中可抵押物比例小、抗风险弱、自身信用不足等,限制了其获得贷款的规模。
尚福林称,针对小微企业抵质押物较少的特点,各银行积极创新仓单、知识产权以及林权等抵质押方式,并有序探索信用贷款、保证贷款等无抵押贷款模式。截至2012年末,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达到46.68%,比上年末上升了2.59个百分点。
有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占70%,而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还不到5%。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已成为我国小微企业成长的明显“短板”。
证监会主席肖钢称,证监会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除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外,国务院已决定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证监会正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启动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对非上市中小企业非公开发行债券采用备案制,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央行行长周小川则称,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银行加码小微贷款
在昨日的会议上,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称,截至2013年6月末,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8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20.7%。其中,单户融资限额3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由2005年末的1436亿元增长到2013年6月末的1.14万亿元,年均增长31.81%,比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7.4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整体贷款不良率为1.59%,风险可控。”易会满说道。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也在会议上透露,目前累积发放小微企业贷款9500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们把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投放给小微企业。因为民生银行2009年下半年把小微金融作为三大战略之一,从2010年到今年上半年,我们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都投向了小微企业。未来我们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民生银行内部人士说道。
作者: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