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光伏谈判价格拉锯 国内众企业延迟对欧出口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中欧光伏贸易谈判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双方就中国光伏企业出口欧盟产品的提价幅度存在分歧,目前处于拉锯状态,谈判陷入僵局。由于目前的谈判进展不顺,企业界开始担心8月6日最后难逃47.6%的税率,很多中国光伏一线企业开始延迟对欧出货。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中欧光伏贸易谈判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双方就中国光伏企业出口欧盟产品的提价幅度存在分歧,目前处于拉锯状态,谈判陷入僵局。
7月3日,据对谈判进展有所了解的业内权威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透露,欧盟建议中国光伏组件售价为0.65欧元/瓦,而中方则表示可以接受0.5美元/瓦的价格,双方都没有做出让步的表示。
谈判双方陷僵局
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与欧方代表三方参与的第二轮价格承诺谈判于6月24日启动,此次谈判成功与否,也将关系到未来中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价格。
业内权威人士称,双方在提价幅度上存在很大分歧,欧方代表团提出0.65欧元/瓦的价格,但是,中方表示接受0.5美元/瓦的价格,而一些德国企业在欧光伏组件售价已不到0.58欧元/瓦,双方正就价格进行拉锯式谈判。
所谓的“价格承诺”,即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不低于某个最低价格,并设定具体时间期限。而作为交换,欧盟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该分会秘书长孙广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不方便透露更多的谈判细节内容,也不方便预测最终的结果。”
此外,反补贴税率的存在加大了中国光伏企业与欧盟委员会的谈判难度。光伏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光伏企业采用所谓的“价格承诺”来换取低税率。如果这一协议最终达成,最终“双反”税率可能维持在11.8%的水平。但反补贴税率的存在,可能会使得税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叠加,最终税率会比11.8%高,而且反补贴税率较低,中方很难在此方面继续死咬不放。
企业延迟对欧出口
6月4日,欧盟正式公布了对华光伏“双反”税率后,多家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拼命往欧盟市场出货,力图赶在11.8%的临时性关税结束前。与此同时,欧盟方面的进口商也在加速进货,使得输欧光伏组件价格甚至出现了稳中有升的格局。
由于目前的谈判进展不顺,企业界开始担心8月6日最后难逃47.6%的税率,很多中国光伏一线企业开始延迟对欧出货。晶澳和英利已明确表示,由于反倾销税率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已经停止向欧洲等国运输组件,7月底才会再向欧洲发货。
“中国产品运到欧盟要走海运,需要1个月时间,6月发的货,7月到;7月发的货8月才到,很多企业都抢在6月份把货发到欧盟,这样只收11.8%的税率。”上述企业人士说道。
此外,中国厂家基本都没有为欧盟市场预留太多生产计划,因此出货量开始出现“停滞”。
光伏企业不看好谈判结果
“未来几天或几周,欧中将就贸易争端找到友好的解决办法。”6月21日,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的一番话则让中国光伏企业看到一丝希望,或预示着中欧光伏谈判或以和解告终,但现在看,光伏企业仍然不看好谈判结果。
上述企业人士说,去年公司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达到300兆瓦,由于基数小,今年出口量可以超过300兆瓦,如果是11.8%的税率,对该公司影响还不是很大,要是47.6%与欧盟企业的价格就持平,中国企业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这样就不得不放弃欧盟市场。据预测,中国光伏组件对欧出货量在6~7月份会出现回落,全年对欧洲出货总量会维持在6GW左右,与去年12GW的对欧出货量同比下降约50%。
业内认为,8月6日只是欧盟委员会的初裁,最终税率或将升至47.6%,但是,今年年底欧盟双反则要终裁,而终裁是由欧盟各国投票来决定,各国投票的话“双反”则存在取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