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中国或进入政策紧缩期
环球外汇6月26日讯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钱荒”闹得沸沸扬扬。对此,野村(Nomura)表示,这场流动性危机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第一场
环球外汇6月26日讯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钱荒”闹得沸沸扬扬。对此,野村(Nomura)表示,这场流动性危机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第一场真正考验,而决策层迄今为止的举动表明他们可能遵循前总理朱熔基1990年代的激进改革策略。
野村周二(6月25日)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对于更熟悉温家宝总理近期经济政策(通过政策放松来激发成长动能)的投资者来说,我们相信中国1990年代避免硬着陆并推进结构改革以支持经济更加平衡发展的经验,在研判未来政策路径时恐怕更具借鉴意义。
野村的理由有三:
首先,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更加注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领导层如今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控制以往投资过热滋生的潜在金融风险。
第三,和温家宝时代相比,如今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很有限。过去五年的政策放松已经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额增加。野村指出,“这也和1990年代时相似。”
此外,野村指出,如今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朱熔基时代任央行副行长,如今的财政部长楼继伟也曾在朱熔基“内阁”中担任财政部副部长,“两位朱熔基时期参加过经济结构改革的干将被任命为当前职务的事实,清楚表明领导层对他们所具能力的信心。”
不过,野村亦指出,现在就说新一届领导层将追随朱熔基紧缩脚步还言之过早,但其相信未来将经历更强烈的经济阵痛,全年经济成长率也许会不及目标水准7.5%。
野村在报告中建议,“我们完全承认当这些挑战出现时政策面具有的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即便是出于提醒那些可能更多从近期经验来研判未来政策立场的投资者的目的,也有必要再重温一遍1990年代的经验。”
以下是有关1990年经济改革的小知识
1990年代中国正经历经济严重过热,还面临许多硬着陆风险。以1993年为例,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达61.8%,带动经济成长率从1990年的3.8%大跃进至14%;贷款增速也突飞猛进,M2同比增幅为34.7%,CPI跳涨至14.7%。
朱熔基1993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于1998-2003年升任国务院总理),出台各种紧缩举措严格控制社会融资规模以及投资项目,并改革国有企业,经过种种努力在三年之后的1996年,经济成长率已经放缓至10%,CPI也回落到8.3%,逐渐贴近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