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5万亿表外逼近表内 监管警示风险传染
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48.65万亿,比年初增加8万亿,增长19.68%。截至2012年底,16家上市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5.66万亿,同比增长22.47%;其中北京银行、兴业、华夏、中信承兑汇票同比增长分别为64.13%、45.77%、36.44%和32.23%。
本报记者 钟辉
实习记者 陈琳 深圳报道
金融脱媒的趋势下,银行表外业务的雪球越滚越大。
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48.65万亿,比年初增加8万亿,增长19.68%。同期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1.7万亿,整个银行业贷款余额为68.59万亿。表外业务总量正在逼近表内信贷总量。
多位银行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表外业务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金融脱媒,大量存款流向表外,购买理财产品;二是央行对信贷总量的控制和社会融资的需求,给予表外业务足够的增长空间;三是资本压力之下,银行对资本占用较少的表外业务更为热衷。
表外业务巨大增量的背后是对等的风险。“银行在表外业务中并没有直接支出资产,因此也不直接承担风险,更多的是信用风险,是或有风险。”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鳞向本报记者称。
而监管方近期也不断强调控制表外业务风险,其中包括严控影子银行,规范银行理财、部分同业业务,强调核查贸易融资担保等。上述《报告》强调,要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严防风险传染和蔓延。
但部分银行从业人员认为,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要以不妨碍产品创新和财富管理业务为前提。
表外结构拆开看:贸易融资真伪
表外业务包括结算、代理等无风险业务,和信用证、票据贴现、衍生品交易等或有风险业务。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2012年底,16家上市银行的信用证、保函、承兑汇票、贷款承诺等或有风险表外项目余额为15.08万亿,其中工行、建行、中行均超过2万亿;北京银行表外项目为1625.62亿,同比增长58.91%,民生、光大、交行的增速也超过20%。
从业务类型上看,2012年各家银行的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增长迅速。
截至2012年底,16家上市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5.66万亿,同比增长22.47%;其中北京银行、兴业、华夏、中信承兑汇票同比增长分别为64.13%、45.77%、36.44%和32.23%。
同期,兴业银行开出信用证、保函余额分别为692.33亿、254.29亿,同比分别增长107.75%和96.61%;民生、宁波银行、华夏、交行信用证同比分别增长103.39%、72.23%、39.41%和49.88%。
一位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认为,票据业务的增长缘于监管对信贷规模的控制。“央行从2010年开始就控制了信贷增量,对信贷发放节奏也有要求,但客户有融资需求银行总不能拒绝吧,这就为票据融资创造了空间。从融资方的角度来看,只要能融资,哪种方式并不重要。”
“担保业务的增加与贸易融资大跃进有关,这两年很多银行都加大对贸易融资的投入,但实际很多资金并没有真实贸易,而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还有沿海地区的虚假贸易套利,也让担保业务增加比较多。”上述股
份制银行人士称。
2012年下半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虚假贸易结合银行担保融资,使大量热钱流入境内套利。截止今年一季度,虚假贸易更是猖獗,直接导致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异常增长。
相对或有风险表外项目而言,代理发行的银行理财业务引起了监管更大的注意。《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存续期银行理财产品3.1万只,资金余额6.7万亿。而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2年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同比增长45.44%。
上述央行《报告》指出,一些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作为商业银行的“通道”,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和产业市场。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体系的情况,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部分融资需求,但也蕴藏一定风险, 部分产品走样成为信贷替代产品,一些理财资金投向限制行业和领域,规避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等。
票据、信用承诺表外转表内?
庞大的表外业务量,已经引起监管的注意。
“表内业务有事前计风险资本,事后计提拨备等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相对而言表外业务的风控还没有成系统,监管主要是防范表外业务无限地体外循环。”一位城商行副行长称。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甚至把“表外业务风险”和“局部和区域性风险”并列为今年必须加强监管的两大风险之一。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影子银行、民间融资以及银行理财的讨论和规范力度得到加强。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多次表示,要严控银行理财、代付以及交叉性业务领域的表外业务关联风险,并强调“下阶段银监会将持续保持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防范操作风险;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防范表外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风险。”
“今年明显感觉监管对表外业务的控制,‘8号文’直接限制了理财业务,同业业务也受到影响,限制影子银行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意图很明显。最近资金价格飙升和央行举措也释放了监管从严的信号。”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称。
上述央行《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严防风险传染和蔓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完善交叉性产品综合统计和监测制度,严格表外业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确保表外业务信息真实、完整和准确;完善表外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加大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建设,严格审查资金去向和风控措施,建立风险“防火墙”和风险代偿机制,完善应急预案,防止风险转移到表内;加强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的信贷管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加强监管政策和措施的协调合作,明确监管责任,强化表外业务信息共享。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微博)认为,表外业务风险防范应该区分对待,银行理财需要控制总量,而票据、信用承诺等风险项目需要提高通过表外转表内形式计提风险资本的比例。
一位城商行副行长认为,表内业务的严格控制使得银行变动的空间集中在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做法更灵活,是银行调节信贷流动性和产品创新的主要根据地。风险需要控制,但不能抑制银行通过表外业务进行业务创新的空间。”
“存款流向表外,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等表外业务是大势所趋。表外业务应该区别对待,资产投向端应该严格控制,但负债端应该相应地鼓励。这是提高中间收入比例的重要业务来源。”招商银行一位零售部门负责人称。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