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量贴现贷款“表外循环” 埋下重大隐患

傅苏颖 | 2013-05-29 14:20 666

近年来,在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快速攀升的同时,商业银行票据“承贴比”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末的21.2%  由于具有满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规模调控和吸收存款的功能,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近年来持续高位运行。在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快速攀升的同时,商业银行票据“承贴比”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末的21.2%。

  近年来,在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快速攀升的同时,商业银行票据“承贴比”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末的21.2%

  由于具有满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规模调控和吸收存款的功能,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近年来持续高位运行。

  在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快速攀升的同时,商业银行票据“承贴比”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末的21.2%。

  所谓承贴比,是指当期已在银行贴现的票据余额除以银行开立承兑的票据余额。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704亿元,同比猛增4381亿元,增量高达189%,也即承贴比的分母项大幅增长。

  实际上,票据融资有信贷替代的作用,在信贷增量不高的情况下,银行可能通过票据融资来做高信贷额度。

  此外,由于票据融资具有成本低廉、手续简单、办理快捷等特点,深受企业的青睐。而金融机构出于增加手续费收入、吸收保证金存款和派生存款、改善资本充足率等考虑,大力开展汇票签发、承兑和贴现等业务。因此,票据业务在供需两端均存在强烈需求。

  近年来部分机构利用规章制度漏洞设计业务“创新”进行套利,使部分票据被人为“蒸发”。而这种现象也多少因银行在贷款刚性增长前提下,为保证资本充足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利率市场化程度高,而且参与主体众多,在解决实体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面对票据融资频发的违规操作案件,如何使其在规范中发展,也显得十分迫切。

  大量贴现贷款“表外循环” 埋下重大隐患。如何解决票据贴现的突出问题?分析人士建议,宜疏不宜堵,可尝试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逐步将票据资产打造成更加标准化的产品,利于其在市场上规范流动。(记者 傅苏颖)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浅谈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纠纷中的3个审查难点

2019-04-26 15:42
55559

深度揭秘银行承兑汇票票据中介追逐利润模式的真相

2019-03-08 17:19
34857

浅谈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关系的4个基本特征

2018-12-28 16:16
93541

【涨姿势】: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行为有哪些

2014-12-17 15:31
1335

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行为有哪些

2014-12-10 17:48
2305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4-05-17 15:12
954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