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特别调研
给“生产机器”装上塑料材料,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经过3个半小时,一只草绿色的塑料玩偶呈现在面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并未对是否介入这一领域作出明确表态,也被资金当作3D打印概念股热烈追捧。
本报记者 黄淑慧
给“生产机器”装上塑料材料,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经过3个半小时,一只草绿色的塑料玩偶呈现在面前。这一过程不是发生在玩具工厂或实验室,而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办公室。
这台所谓的“生产机器”其实是3D打印机,它的体积与普通的喷墨打印机差不多,可以摆放在办公桌的一角。前一段时间,美国3D打印概念股大起大落,国内相关概念股备受投资者关注,这家基金公司当时在美国Cubify品牌的官方网站上订购了一台3D打印机。Cubify是全球3D打印两大巨头之一3D systems的民用打印机子品牌。
该基金公司购买的是一台入门级3D打印机,售价约1400美元,附带一些塑料材料。公司为这项“特别调研”花费了近2万元人民币。这个新鲜玩意儿送达公司后,公司内外很多人都来看热闹,感受高科技的日新月异。
这台3D打印机的操作很简单。首先,从专业网站下载设计图,将其转换为3D打印机能够识别的格式并存入U盘,将U盘插入3D打印机接口。然后,在打印机的“墨盒”里装上塑料,在玻璃操作平台上涂上防粘连的专用胶水。打印开始后,玻璃平台上方的喷头装置会将“墨盒”传输过来的塑料熔化,逐层叠加在玻璃平台上。
不过,等待成品出炉的过程实在有些漫长,而成品也令人有些失望。打印一个小玩偶或iPhone 5手机保护外壳需要3个多小时,打印更大一些的物件如iPad支架需要约14个小时。打印出来的成品显得有些粗糙,“做工”无法与市面上销售的普通产品媲美。
这与“3D打印手枪试射成功”、“用氨基酸打印人体器官”、“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开发打印pizza的技术”等消息给投资市场带来的震撼形成了强烈反差,多少令人有些意兴阑珊。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该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A股3D打印概念股是否值得投资产生了分歧。有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国内3D打印相关上市公司还处在概念阶段,这与特斯拉电动车在美国火热的同时,A股市场能找到比亚迪作为相应投资目标的情况不一样。另有基金经理认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前景无可估量,在市场预期推动下还是有投资机会可挖掘。事实上,这种分歧广泛存在于基金业界。
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股票基金经理表示,原本期待桌面级3D打印机能够复制家用电脑、苹果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成功故事,但在调研之后发现,在现有价格和成品质量的基础上,短期内民用3D打印机实现普及并不容易。不过,该基金经理看好这项技术在商用领域的发展,其成本和效率优势体现在小批次、设计复杂的物件制造上,率先实现突破的领域可能包括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例如,打印一颗牙齿或较复杂的汽车零件等。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3D打印描绘了一个“打印全世界”的蓝图,从长期看,其应用范围之广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国内的高科技公司和产业平台大多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走“产学研”共建的发展模式。就A股投资而言,与3D打印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并非主营3D打印产业,多数公司只是借助已有的3D打印技术或引入技术,进行项目产业化。未来几年,3D打印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可能不如预期。
争论归争论,在当下市场偏爱科技创新股的背景下,借着“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5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东风”,近期一批3D打印概念股再度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并未对是否介入这一领域作出明确表态,也被资金当作3D打印概念股热烈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