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增1.62万亿像雾像雨又像风
2月12日,备受关注的1月份信贷投放数据终于出炉。1.6万亿的信贷投放,蔚然可观,但是却让很多研究人员无法兴奋。其间,各个数据所呈现的结构性问题,颇为引人注目。
有待关注的问题包括:第一,广义货币供应量(M2)高增的同时,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急速回落超出预料;第二,1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长1.5万亿元,而同期企业存款仅增加759亿元,存款的派生效应为何失灵;第三,企业存款增幅甚微的同时,为何居民户存款却出现猛增;第四,票据融资加上短期贷款约占整个1月份信贷投放的1/3,凸现了企业的融资取向。
这些结构性现象的存在,让许多银行的分析师都颇为费解。而跌至历史地位的M1,更是对很多基金经理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引发股票市场当天的大幅回调和债券收益率的再度下挫。
M1急速回落的背后
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 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末高0.97个百分点;M1余额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8%,增幅比上年末低2.3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
这组数据,一方面将M2的高增长呈现无遗,另一方面,M1的下跌给人更强的反差。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认为,M1的下跌幅度超出了他的预期。迄今,M1已经跌入了1997年有货币量统计数据发布以来的历史最低增速。
从M1和M2的统计结构来看,造成M2高增而M1下跌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居民储蓄存款增多,二是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增多。
从央行的数据来看,前者是主要原因。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51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1.53万亿元,而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存款则减少91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几乎相当于当月对公贷款的增长额。
另外,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所表现的存款定期化倾向,也是导致M1和 M2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而存款定期化正是让基金经理大跌眼镜、从而导致当天银行股普跌的重要原因。
石磊称,大量存款回流及其定期化对于银行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让银行有了更大的资金运用压力,另一方面让银行的贷存款利差收窄,利润受压。
对企业来说,存款的定期化倾向同样让研究者不容乐观。
某基金经理说,它说明了企业在减少支出、缩减投资和压缩生产。
浙江省某银行公司信贷部人士称,从他接触的客户来看,这种倾向非常明显,不少企业尤其是外向型或加工制造类企业都开始暂缓、暂停投资,进入观望。
另外,兴业银行高级分析师鲁政委认为,M1新低暗示票据融资或存在虚增,环比仅增加微不足道的760亿元企业存款,显示了规模高达6200亿元的票据融资,可能在存在存款套利空间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虚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