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滋生大量网络借贷平台 成高利贷温床

胡金华 | 2013-05-16 11:22 1297

  没有担保和抵押,不知道借款方是谁,也没有明确的还款时期,只给出诱人的20%还款利息,这就是目前民间网络借贷平台们(即P2P,个人对个人)

  没有担保和抵押,不知道借款方是谁,也没有明确的还款时期,只给出诱人的20%还款利息,这就是目前民间网络借贷平台们(即P2P,个人对个人)运作的模式。

  “我手上有两万元闲散资金,想做短期投资,但是股市不好,基金更看不到收益,买银行理财产品还不到额度,有朋友给我介绍了个杭州的投资网站,可以放贷,每个月还有500元的收益,只要在网站注册成功后,在账户内充钱,然后按照最小认购标的100元认购就可以,当日开始就计息,还有额外2.8%的奖励。”5月12日,上海一位投资者陈虹(化名)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众多社交网站后发现,向来不被外界关注,也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民间网络借贷平台,正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风生水起”,这种网络平台注册在上海、杭州,借款人藉此平台发布借款信息,投资人受高息吸引借出款项,在国内经济不景气、民间借贷危机尚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投资者趋之若鹜,业界人士却担忧潜藏着“危局”。

  投资者趋之若鹜

  在陈虹提及的杭州借贷平台上,共有6个融资项目,融资金额从8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而融资人的注册信息也是天南海北,有贵州、大连、深圳等地,其中项目最高200万元的是深圳某事业公司为拓展开发短期融资,年利率为18%,外加投资奖励2.8%,使该项目年利率高达22.8%。为了获得网络投资者的信任,借款人还在网上挂出了企业登记证及投资项目等具体信息,同时还附有借款协议。

  记者从该项目的投标记录中发现,自从今年1月起截至5月14日,以100元/份为单位的认购份数已达12899份,投资人达到220人;另外一个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短期融资100万元的项目,除了18%的年利率之后,对于投资人而言,另外还有8.4%的奖励,在高利息面前,也吸引了众多的网络投资者。

  根据记者统计,在网络上能查阅到的大大小小的借贷平台多达数十家,其中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也是此类平台。“各家网贷平台的竞争比较激烈,有大型金融集团涉足其中,民营的小网贷平台只有以高息借款吸引投资人。”5月13日,上海一家网贷平台客服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称。

  “网络借贷平台并不是新兴事物,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经有零星的一些投资公司开始注意到这款市场,这种基于网络的民间小额借贷平台始见于欧美发达经济体中,在我国现有的若干个民间借贷网络平台中,开办时间最长的一个位于上海,目前拥有注册网友20余万人,已经完成千余笔借贷交易。”上海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投资人程子峰介绍。

  在程子峰看来,这是块大蛋糕,网站在为借贷双方搭建便利交易平台的同时,也像证券交易所从每笔证券交易中抽取佣金一样,从每笔借贷发生金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个行当,有网民可以借此短期投资,也有投资者可以创设平台赚钱,贷款人有了更多的除银行、小贷公司、地下钱庄、典当行等机构之外更多的融资渠道。

  然而,本报记者在采访多位金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这种基于网络的、新型的民间小额互助式借贷模式比传统的“草根金融”更加“草根”。在借贷平民化渠道更多的同时,借出人和平台建立者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一旦监管不利或有人借机敛财,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不可估量。

  高利贷温床

  经过四五年的发展,网络借贷平台已然成为民间借贷体系中一股新生的力量和渠道,不过时至今日,没有人或相关机构测算过网络借贷平台的融资规模,也没有金融监管部门对此交易的风险进行过警示提醒,参与其中的各方似乎看到的都是利益,高利益背后的风险却被忽视了。

  目前来看,网络借贷平台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发布的贷款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4倍相接近。但是网贷平台这种借贷方式及行为是否被认可及允许,以及对投资者的保护,现行政策和规范中都没有提及一字。

  “从现有金融政策法规角度来看,确实找不出与P2P网上借贷这种模式有直接冲突的地方,可以说它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但由于网站不属于金融机构。同时,国家对于民间借贷中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并没有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5月14日,上海银监局一位匿名人士坦言。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看来,对民间小额借贷网络平台首先应该予以保护,要更注意研究如何助其规避各种风险,借出方的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网站的风险则来自多个方面。

  郭田勇分析指出,网络借贷如果监管不力,有可能产生非法集资的嫌疑,个体通过网络向公众集资的行为,参与的人少一些、金额小一些不会有问题,但也可能有一些极端的情况,有人开了几十个账户,借走了几百万元不还,如何催收,网站能否担起高额的违约金?

  “国内的网贷平台是复制欧美模式,但在欧美国家体制完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保号码,只要查询这个号码,就能看到此人的所有信用记录,信用记录不良,无论在何种渠道都借不到钱,但在我们国家,身份证不具有这个功能,往往很多人拥有多个身份证乃至户口,全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同样的网站,风险监管方面必须要有部门出来制定专门的规则。”5月15日,上海一位资深经济法律师庄裕华表示。

  网络借贷平台的发起人同样期待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出台,便于做大这一平台时拥有制度和法律保障。

  “我们的担心是平台大量增加会不会使得其中的借贷变得更加鱼龙混杂,而大量现金流的支付又无法监管,国家会不会以涉嫌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等名义对这些网站予以取缔。在设立网络借贷平台之初有两个产品作参考,一是淘宝网刚刚兴起时,也有很多人说马云是骗子;二就是支付宝这类网上支付平台在成立之初也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没有政策承认它,也没有法律保护它。但这两个产品的确提供了很多方便,并且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网上借贷平台也是如此。或许待《放贷人条例》出台,就会有个清晰的答案。”程子峰表示。

0
标签: 借贷 借款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