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的金融困局及其突围路径

王银昆 | 2013-05-06 14:08 1469

  摘 要:农村物流金融是促进我国“三农”发展,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然而农村物流企业面临的金融“瓶颈”问题始终是难

  摘 要:农村物流金融是促进我国“三农”发展,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然而农村物流企业面临的金融“瓶颈”问题始终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基础上,解析了其金融困局所在,并为此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突围路径,希望能对我国理论与实践践行者们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金融,金融困局,突围路径

  一、农村物流金融的内涵

  所谓农村物流金融,就是以农村物流业为经营对象,通过开发各种与农村物流相关的金融产品,达到有效运用及组织农村物流系统中的货币资金,使其得到有效运用的一种机制。这种农村物流金融的资金运用包括了农村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存贷款、投资、贴现、抵押、保险、信托以及金融机构业务中涉及到的与农村物流金融相关的表外业务等方面。农村物流金融为“三农”的发展提供的是三个方面的功能性服务,即资金融通、资金结算以及分散风险。农村物流金融是农村、物流、金融三方面的融合性产物,它伴随着农村的发展、现代物流的产生以及金融行业的扩张而产生和发展。

  二、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的金融困局

  (一)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发展不容乐观

  农村物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着潜在的发展机遇与投资机会。物流金融能够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这就需要完善的、专业的物流金融组织提供全面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然而,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组织的发展在此方面的发展表现滞后。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抓住该领域的商机进行投资。原先的中国农业银行、地方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得天独厚的长期扎根农村的优势,有其发展的先机所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不断的将触角伸向农村。虽然广发行最早推出a了“物流银行”,并在全国推广,专为大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综合性服务,但也难以满足我国广袤的农村物流企业服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面向的客户往往是大型的物流公司,对于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往往看不上眼或者根本就不涉及。对于农村物流行业的支持也是挑肥拣瘦,没有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往往是作为它们金融服务的附带产品而存在。这就需要在农村建立独立性的物流金融组织机构,专门为农村物流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二)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存在问题

  1.外部: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堪忧、诚信环境有待提高、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制度环境不健全。

  (1)法律环境堪忧。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法律环境方面存在诸多的缺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国社会改革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制度变迁,即由划经济的产权制度向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变;由“权治”、“人治”以及“德治”向“法治”制度的变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环境的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检验。从社会实践角度看,我国农村物流金融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是市场经济的环节之一,法律环境的欠缺,必然助长潜规则的影响范围。在金融立法方面,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缺陷,使得金融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

  (2)诚信环境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建立了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但是其透明度有待提高。信息开放程度有限,信息相对封闭于各个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查询制度;而且当前我国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欠缺,信用中介机构一是偏少,而且权威性的机构欠缺,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再就是发生信用问题后,相关的惩罚措施欠缺,虽然我国的《合同法》、《民法通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尚有较大距离。

  (3)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需要实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仅在组织形式方面,在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也应有所扩展。目前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服务机构主要是银行以及信用社,而且服务对象往往是大型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缺乏金融组织的多样性以及金融服务的多样性,还包括对农村中小企业物流金融的支持力度。农村物流金融的国家支持,也助推了一部分企业骗取国家信贷与拨款,形成逆向选择和得到风险的概率增加。

  2.内部:农村物流金融业主体之间的失谐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需要各金融主体的协同配合,协调发展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社会发展的三赢局面。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的是,我国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机构之间存在着矛盾的现象。互相的恶性竞争严重侵蚀着本就孱弱的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

  (1)投资者与筹资者存在委托代理风险。在农村物流市场上,投资者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为筹资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筹资者作为资金的使用者,本应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以便为投资者争取最大的投资回报。但是现实中,筹资者拿到资金以后,大多不安稳地进行企业的正常理财行为,往往有些企业进行资金的挥霍,盲目发展,而投资者造成资金投资的损失。投资者吃亏以后必然减少投资,甚至断绝合作关心。投资者的投资农村物流的热情也会随之消减,更加不利于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2)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借款人作为金融机构的资金提供者,需要金融机构对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保证存款人获得正常的收益水平。然而,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给予借款人的是利益的直接损失,面对这种损失,又没有强有力的惩罚机制予以配合。这就必然产生借款人减少资金提供——金融机构减少贷款——物流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贷款难以收回——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恶性循环漩涡。

  (3)金融机构内部关系的失谐。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责任,其内部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到我国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问题。而在现实中,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各金融机构之间矛盾重重,互相之间进行无谓的消耗。甚至在统一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层与被管理层、董事会与经理人、董事之间均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不仅仅损害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更好地为农村物流金融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农村物流金融行业的诸多缺陷,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进行适度的协调。同时,也需要规范机制的引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加大惩罚力度;扩大奖励范围,积极鼓励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

  三、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突围路径

  以上分析指出了农村物流金融的困局所在,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制度上: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制度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化物流企业体制改革,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针对物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法人与产权,规范其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物流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鼓励地方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避免其过分袒护不合法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物流金融体制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其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作用,为金融企业的良好发展铺路。

  (二)强化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的创新

  首先,考虑建立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我国“十五”规划蓝图早就将发展农村经济、进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创新以及建设现代物流金融中心设定为既定目标之一。我们应该借此契机,依托江海湖泊、公路、铁路以及空港等各方面优势,建立不同层面的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物流企业为主体,银行和民间资本为依托”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通过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将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周边政府及企业凝聚为利益的共同体,实现各方的共荣发展。

  其次,积极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在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同时,积极鼓励不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非股权组织的进一步强化与发展。充分发挥非股权组织的灵活性与弹性的特点,依托良好的信用基础及有效的信用监管与惩罚机制,实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间的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物流网络,有效地沟通信息,不断提高不同物流组织之间的凝聚力。

  (三)改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外部生态环境

  首先,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政策法律制度。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村金融物流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方式之一,有利于我国农民、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金融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问题,是势在必行,对于违反相应规定,阻碍农村市场发展的行为应予以严厉的打击与惩罚,以保证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正常运营。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有利于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

  其次,建立农村、物流企业及金融企业的诚信体系。社会信用问题是一个宏伟的课题,解决诚信问题就是解决了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此方面,我们可以加强诚心的宣传、表彰诚信的个体或集体、惩罚失信的主体、加强人才的培养,从各方面齐抓共管,实现诚信体系的完善。

  第三,强化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环境的市场监管与内部治理机制。这就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一方面完善金融监管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物流金融内部控制与治理。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管理机制,包括人才的选拔、绩效的考评指标、考核的公平性以及奖励的公正性;同时,不断强化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实现人人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岗位到人,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四,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使广大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带来的福利增长。在控制物价的同时,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企业的同时,解决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使其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收入的增加,使得“万人空巷”的农村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实现村村为市场,村村为网络的局面,促进产品的流动,从而进一步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同时,金融体系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应机制,将服务对象转向农村物流企业,以实现农村物流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和谐共赢局面,使我们的农村物流金融行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胡愈,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体系探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2]唐建军,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模式探寻[J],《科学与财富》,2010年11期;

  [3]石桥,我国农村物流金融服务体系的开拓与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研究》一书评介[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6期;

  [4]胡愈,王铁军,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经济学分析与科学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1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

0
标签: 农村 物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