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自贸谈判蓄势待发
欧盟27国贸易部长4月18日齐聚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非正式特别会议,为即将启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简称欧美自贸协定谈判)协调和统一立场,但也不乏对外“造势”的意味。
欧盟27国贸易部长4月18日齐聚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非正式特别会议,为即将启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简称欧美自贸协定谈判)协调和统一立场,但也不乏对外“造势”的意味。
将成为最发达、最大的自贸区
美国白宫负责国际经济安全事务的副顾问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应邀参加了有关磋商。主持此次会议的爱尔兰企业、就业和创新部部长布鲁顿表示,着力推动欧美自贸协定谈判是爱尔兰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头等要务。在建设性的气氛中,此次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就此进行了讨论,“接近”于形成共同立场。
根据预定计划,自贸谈判的“发令枪”将于今年6月底之前正式打响,2014年底完成谈判并签署最终协议。该自贸区建成后,欧美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分别提升0.5%,带来上千亿欧元的可观收益,覆盖8亿多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5%,日均商品和服务贸易量突破20亿欧元,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对欧美经济乃至全球贸易格局和规则的演变无疑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全面协议,而焦点则是消除非关税壁垒。布鲁顿曾表示,欧美间商品贸易的平均关税已经很低,因此攻克的重点是非关税壁垒,即制定新的共同监管标准、工业标准和服务贸易标准,同时大大放宽在投资领域的监管。换言之,其实就是确立一套涵盖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新游戏规则。但是,欧美的目标并非仅仅局限于“自家”内部,而是力求将其“新模板”融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联手应对新兴市场国家挑战
欧美就自贸谈判议题已酝酿了10余年,但如今为何突然加速推进?一方面,大西洋两岸目前双双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财政和经济困境,都指望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来提振经济和创造就业。另一方面,世界经贸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显著上升,而美欧的实力地位则在相对削弱。拉米日前在都柏林的一次讲话中就预测,在未来1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90%将来自欧盟之外,其中1/3源于中国。因此,固有的危机意识驱使欧美“抱团取暖”,联手应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并试图继续主导世贸新规则的制定进程,其政治盘算不言而喻。
欧美自贸谈判举世关注,但双方内部和外界的反应褒贬不一。支持者相信,欧美达成自贸协定将使双方受益,也有助于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走出困境。但批评者认为,欧美自贸协定弊大于利。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弗拉泽撰文说,推进跨大西洋自贸协定可能会危及多边主义的基础,减弱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影响力,“是在错误的时间传递错误的信号”。
分歧大困难多进展慢
尽管目标一致,但欧美领导人都承认未来的实质性谈判将非常棘手,不会一帆风顺。目前,双方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多如牛毛,涉及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企业相互投资等各个方面。要融合和统一千差万别的监管、认证和技术标准,难度很大。同时,还要相互进一步开放投资、服务和政府采购市场。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对外贸易部长妮科尔·布里克就表示,法国将积极参与这一意义重大的谈判,但她明确表示,音像文化产品是不容谈判的,必须排除在谈判之外。
实际上,欧盟其他一些国家仍需在内部继续协调和统一立场。而美国方面则主张签订包罗万象的“全面协议”,特别是消除农产品贸易领域的非关税壁垒。在各自利益集团的重重压力之下,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上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关键取决于相互妥协退让的政治意愿、智慧和实际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在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纷纷展开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的同时,欧盟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布鲁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中经贸关系是牢固的,欧盟也认识到中国今后将对世界贸易增长作出巨大贡献,并对此抱有强烈兴趣。就深化双边经贸关系而言,作为未来“路线图”的第一步,欧盟希望同中国签订投资保护协议,目前已在商讨之中,达成投资协议对双方来说都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