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游说开征煤炭进口关税:不欢迎煤炭进口

段心鑫 | 2013-04-19 15:04 996

  段心鑫  在国内需求不振、海外煤炭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中国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  近期,中国的煤炭企业正在推动有关部门出台

  段心鑫

  在国内需求不振、海外煤炭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中国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

  近期,中国的煤炭企业正在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关税政策以限制煤炭的进口。知情人士4月1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样的煤炭企业不只一家,但尚未联合向有关部门提正式提议。

  煤炭这种资源性产品原属鼓励进口之列,而且经历过焦炭关税的国际贸易纠纷之后,中国对出台类似政策日趋谨慎。因此,上述人士并不看好煤炭企业能够如愿推动政策出台。

  国内煤企腹背受敌

  中国煤炭价格经历了十年的持续上涨之后,在2012年迅速下跌。到2012年年底,秦皇岛5500大卡市场煤平仓价630-640元/吨,比年初下降了约170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2012年的利润同比下降22.3%,其中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21.1%,比去年上升了14.5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低价的海外煤炭大量涌入中国。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增长29.8%。海关总署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煤炭产品进口大幅增长30%,达8000万吨。这让本已处境困难的煤炭企业腹背受敌。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燃料部部长卞二东对本报记者介绍,由于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现在该公司旗下电厂所用的燃料已有30%采购进口煤。

  同时,中国的煤炭贸易商也受到了冲击。

  中煤金海洋销售公司(下称“中煤金海洋”)是中煤集团旗下三家具有自主销售权的公司之一。这家此前主要精力放在国产煤炭贸易的公司,现在被迫开始进入进口煤贸易。

  “国内煤炭现在基本就是零利润,没法做了。”中煤金海洋进口煤业务主管张晓军对本报记者说,“做进口煤的话,每吨还能有20-30元可以赚。”

  由于中国市场获得了海外煤炭供应商更高的重视,国际煤炭市场也因中国而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国际煤炭市场采用标准价格指数以6000大卡为热值标准。而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普氏能源资讯推出了两个以5500大卡为热值的价格指数,用以比较中国市场国产和进口动力煤的价格。

  游说征收进口税

  中国近年鼓励进口资源性产品,煤炭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能源,自然也在其中。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

  北京长贸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腾对本报记者介绍,中国现在对煤炭进口不征收关税,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中国)煤炭企业是不欢迎煤炭进口的。”上述知情人士说,“煤炭企业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对有关领导建议开征煤炭进口关税。”

  他表示,建议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开征关税;二是提高增值税;三是对低发热量、高硫煤炭征收限制性关税。

  “这些税最后都是上缴国库的,”他对本报记者说,“但对于(中国)煤炭企业来说,则提高了进口煤的价格,减少了进口煤的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董焰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不宜对进口煤开征关税。“还是要争取多进口一些,国内的资源应细水长流。”董焰说,“市场对进口煤炭是欢迎的,现在需要的是有关部门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黄腾则表示,2012年的煤炭价格下降对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好事,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政府的决策应该按照规则来制定,而不是按煤炭企业的利益。

  但在低价的进口煤炭面前,中国煤炭企业要想取得价格优势已经很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金照称,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包含很多刚性成本,下行空间有限。

  更让煤炭企业担心的是,煤炭资源税改革之后会使其缴纳的税费增加、成本进一步上升,在与进口煤的竞争中更加弱势。

  神华要求降5%成本

  神华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该集团希望今年能将其旗下成员单位的总体成本降低5%。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1088.SH,下称“中国神华”)副总裁翟桂武4月16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根据神华集团全国各单位上报的预算为参考进行的尝试,而对成本影响最大的还在于深层开采和资源税、价格调节基金等政策。

  然而,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到海外拿到廉价的煤矿,分享进口煤炭的收益同样是中国煤炭企业摆脱困境的一个选择。

  翟桂武表示,神华集团在俄罗斯的项目即将有实质性的进展。

  “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整体合作,有些项目的前期准备比较充分,会快一些启动。” 翟桂武对本报记者说,“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受到高度重视,这也是一个契机。”

  此外,神华集团还在积极争取蒙古的矿产项目,翟桂武对此表示乐观。“现在煤炭市场下滑是一个有利的时机,原来他们把资源看得很重,但现在应该好一些了。”他说。

  由于看到了中国对海外煤炭资源的兴趣,煤炭出口国也带着项目来到中国寻找投资者。

  GVK汉科公司正在为澳大利亚唯一的一体化煤炭项目寻找亚洲投资人。

  GVK汉科是印度能源企业GVK在澳大利亚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是负责Galilee盆地三个动力煤煤矿、运煤铁路和港口建设。GVK澳大利亚煤及基建集团总经理Paul Mulder预计,这三个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在6000万吨左右,一体化的煤炭项目带来的成本优势将使得其开采成本大大降低。

  但该项目尚处于前期筹备阶段,还有多项重要的协议没有落实。Paul Mulder称,亚洲的投资到位后,2016年可投入生产。

  “中国的煤炭产地西移、运距进一步增加,即便实现了煤和运输的一体化,成本也还是降不下来。”Paul Mulder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煤炭企业要想降低成本需要进行国际化扩张。”

0
标签: 煤炭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