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大县要踩耕地红线 粮食产量与经济发展纠结

2013-04-18 11:52 2724

“抓粮松不得,发展慢不得”的“纠结”让河南一些产粮大县游走在耕地“红线”边缘。记者从上蔡县政府了解到,2010年年初,全县耕地面积约11.277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73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53.47公顷;2011年年初,耕地面积11.27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56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166.43公顷;2012年年初,耕地面积11.256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33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228.78公顷。

耕地。资料图

  “抓粮松不得,发展慢不得”的“纠结”让河南一些产粮大县游走在耕地“红线”边缘。在加快产业集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粮大县如何解决粮食刚性需求与耕地锐减现实的矛盾,严守耕地“红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法治周末记者 赵红旗 发自河南上蔡、滑县

  4月14日,逢集,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洙湖镇上人声鼎沸,十里八乡的村民怀着对丰收的渴望,纷纷挑选着农用产品。

  在洙湖镇往东1公里左右处,村民王宝拿着刚刚买到手的锄头,指着绿油油的麦田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今年麦苗长势好!如果继续这样风调雨顺的话,再有一个半月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

  就在绿油油的麦田中间,有一个占地两亩左右的洙湖宏达制砖厂。王宝说:“随便占块地搞个加工之类的项目,都比种粮收入多。这里临路,生意好。”

  从宏达制砖厂往东,是一个名为辛庄的自然村。法治周末记者看到,在这个村庄临路的麦田里,有两个相邻的水泥预制板厂、沙石料厂,每个厂的占地面积约为1.5亩左右。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场地占用的都是农用耕地。类似这样的水泥预制板厂、沙石料厂,临路的村庄都有,只要往镇里交些费用,就可开工,但都没有批准手续。

  “明知道这些小厂不能占用耕地,但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县里对乡镇下达的目标任务非常看重财政税收这一块。在乡镇,大的项目招不来,如果不通过小项目扩大税源,光靠抓粮食生产,财政税收任务很难完成。”洙湖镇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说。

  “粮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地里种出来的。但粮食生产,往往不能直接产生财政税收。”这位干部坦言,县里对粮食生产抓得虽然很紧,但改变不了财政紧张的现状,只要不超过十几亩的占地,又能够带来乡镇财税收入的,基层干部一般不明确反对。

  上蔡县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像上蔡这样的产粮大县,河南共有20个,大多是贫困县。

  这些产粮大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纷纷把脱贫的希望寄托在招商引资的项目上,迫切希望早日走出“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

  上蔡县一位领导干部颇有怨言地说:“在粮食问题上,中央要安全,地方要财政,农民要收益。但在解决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在GDP、财政‘指挥棒’的驱动下,我们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在跑项目上。谁都知道,上项目就要用地。”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南粮食总产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特别是作为“国人口粮”的小麦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耕地怎么保”像拉紧的琴弦,已经绷到了很难再绷的地步。

  招商引资与耕地保护

  “可以说,现在人人抓招商,个个有任务,谁能引来项目,谁就是县委、县政府的香饽饽,要优惠给优惠,要土地给土地。”上蔡县一位不愿具名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从上蔡县委、县政府2010年出台的《上蔡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上看到,在投资工业项目上,凡入驻企业,按合同约定的建设周期建成投产后,经中介机构评估认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00万元至5000万元且符合投资强度要求的,对企业用地按每亩两万元的标准进行一次性奖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至1亿元且符合投资强度要求的,对企业用地按每亩3万元的标准进行一次性奖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亿元至两亿元的项目,对企业用地按每亩4万元的标准进行一次性奖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两亿元以上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给予更优惠的奖励。

  在财税扶持上,上蔡县规定,新上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合同约定的建设周期建成投产后,前3年所完成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全部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第4年至第5年所完成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50%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下限执行。

  在提供服务上,上蔡县还明确规定,供电部门负责免费将高压线路架设到项目用地边沿;供水部门负责将主管网铺设到项目用地边沿;企业用水可打自备井,对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予以最大限度优惠。

  而在奖励上,则对单个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家授予“上蔡县明星企业家”称号,对单个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家授予“上蔡功臣”称号。

  上蔡县同样对引资人予以重奖。对引进单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并经验收合格后,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分7个梯次,奖励项目引资人现金3万元至25万元不等。向受奖人员授予“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优先评优、评先;引进单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并经验收合格后,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个人,授予“上蔡县招商功臣”称号。

  “上蔡县在招商引资违法用地上,是有教训的。但为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还是要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力度。”记者在采访中,一些乡镇干部仍然对去年发生的“铲麦苗”事件心有余悸。

  2011年11月,上蔡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与河南圣丰置业有限公司约定投资2亿元,用地300亩,出让金每亩3万元,15个工作日内为圣丰置业公司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2012年3月20日下午,圣丰置业公司在进行土地平整中,铲毁麦苗共56.1亩。

  事件发生后,省政府要求驻马店市政府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给予上蔡县县长孔华行政降级处分,常务副县长陈黎、副县长安永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韩俊峰等人行政记大过处分。

  去年年末,上蔡县委、县政府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仍将“招商引资”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来抓。

  记者浏览驻马店市的相关新闻报道发现,3月28日下午,上蔡县黄淮商贸中心和豫粤工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其中,黄淮商贸中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3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豫粤工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500亩。

  “产粮大县在加快产业集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粮食刚性需求与耕地锐减现实的矛盾,严守耕地‘红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河南农业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面色凝重地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产粮大县的粮食困惑

  “想想这些年,抓粮食生产倍感委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可年终一排名,就落了后。现在从上到下的经济数据排名,指标往往有利于工业型、资源型的乡镇,靠的是GDP和财政收入,干部提拔得也快。像我们这些农业乡镇的干部,晋升提拔没有任何优势。”面对耕地的逐渐减少,上蔡县一位乡长对粮食生产充满困惑。

  事实上,产粮大县游走在耕地“红线”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从上蔡县政府了解到,2010年年初,全县耕地面积约11.277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73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53.47公顷;2011年年初,耕地面积11.27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56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166.43公顷;2012年年初,耕地面积11.256万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1.233万公顷,年内减少耕地228.78公顷。

  上蔡县政府一再强调,所占耕地得到了上级机关的批准。

  截至2012年年底,上蔡县人均耕地仅有1.13亩。

  “产粮大县以粮食为主,注定会有利益的‘牺牲’,但这种‘牺牲’对本身就贫困的产粮大县来说,并不公平。”上蔡县一位领导干部说。

  不少人对此颇有同感。

  今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现场,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给大家算了笔账,河南现在粮食不仅自给,每年还拿出300亿到400亿斤支援全国各地。耕地没有增加,粮食产量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0多亿斤增加到现在的1200多亿斤。大家吃的馒头,4个里有1个就是河南的。

  “可是,种粮食要有多高的付出?一亩地一年两季,刨除成本,净赚大概500元钱,就是普通工人做工5天的工钱!河南人均只有一亩地,粮食不值钱,但粮食价值是用钱衡量不了的!”卢展工算的这笔粮食账,触动了现场的人大代表和记者。

  “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的约束。农民种粮意愿下降,地方政府热衷于上项目,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河南农业大学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有相同的担心,在沿海发达地区,耕地的保有量已经少得微不足道,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主要是依靠包括河南在内的几个产粮大省来保障。

  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纠结”

  “抓粮松不得,发展慢不得”的“纠结”不仅在上蔡县存在,“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的帽子也不时让一些产粮大县感到窘迫。

  滑县被誉为“中国小麦第一县”,年产粮食连续20年全省第一,每千斤粮食就有25斤产自这里,仍受困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

  当前,滑县面临诸多挑战: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协调,各乡镇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粮食产区肩负着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重任。”记者在滑县采访时了解到,河南省GDP前15位的县,平均耕地面积占区域面积的35%,而滑县高达72%,除了村镇、道路,绝大部分是基本农田,没有土地用来发展工业,县里引来不少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都泡了汤。

  滑县一位领导干部坦言,自2005年享受国家产粮大县补助以来,县财政坚持把奖补资金用于乡村两级办公、经济发展、农村教育和发放干部教师工资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县级财政压力,但并不能满足地方基本运转需求。

  滑县县委、县政府提出,通过产业链条的拉动,同步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鼓励先进更先进,扶持落后赶先进,努力把穷乡变富、让富乡更强,需要放眼全国,广引资源,使单纯产粮大县变成复合型工业强县。

  “粮食连年增产,地方财政却入不敷出,‘吃饭财政’甚至转变成了‘要饭财政’。”周口市10个县都是粮食生产大县,每年粮食调出量约60亿斤,这些产粮大县的干部群众也有着共同的“纠结”。

  据国土资源部一份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耕地的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这个约束性指标的制定,是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均消耗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要保障粮食安全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保障这条红线,面临着人多地少、建设用地需求旺盛的巨大矛盾。

  “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忽视了耕地保护职责,地方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卖地财政’。”河南农业大学一些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放弃“卖地财政”,这是目前控制侵占耕地行为的最关键环节。

  一些农业专家认为,现行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缺少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考核内容,部分领导干部不惜以过度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政绩。因此,要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作为对各地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考核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并且要按照节约集约、合理合规的原则,杜绝政绩工程,引导各级政府实现从“供地招商”向“无地招商”的转变。

  “‘种粮的不如吃粮的’,怎能不让产粮大县的干部‘纠结’?”一些产粮大县的主要领导认为,应按粮食调出量进行奖励或补贴,使产粮大县达到全国县级财政的平均水平,让种粮食的与发展工业的有差不多的收益。同时,通过“占补平衡”等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的落实,从长效机制上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化保理携手荃优种业 以金融手段助力粮食增储保供

2023-03-07 15:34
60974

亚行:计划拨款140亿美元用于缓解亚洲粮食危机

2022-10-08 15:49
13575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依托供应链金融化解市场化粮食收购难题

2022-07-22 13:17
16406

“渣打迅连”助力粮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2022-07-14 14:29
16211

国常会部署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举措,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

2022-06-23 15:26
22934

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2022-06-22 21:47
1250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