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天然气涨价潮或倒逼发改委改革定价机制

2013-04-16 09:342840

  4月9日,天津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如约举行,成为自3月以来第7个加入涨价阵营的城市。 而计划同一天举行听证会的南通市则避开了风头,

  4月9日,天津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如约举行,成为自3月以来第7个加入涨价阵营的城市。 而计划同一天举行听证会的南通市则避开了风头,宣布“听证会因故延期”。

  3月下旬以来,“民用天然气涨价”从民间风传、地方政府酝酿,似乎终于形成了一股涨价热潮。从各地听证会上的阐述来看,涨价背后的原因大多为以下两个理由:一是顺延201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出厂价格的调整,即补涨;二是民用天然气终端价格过低,造成生产商和燃气公司经营亏损。

  各地的民用天然气终端价格有必要上涨吗?为什么集中在这一时点上涨?

  气价并非非涨不可

  据专家介绍,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为国家调控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四个环节,定价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

  天然气价格实行分段管辖体制,即天然气出厂价到城市门站价由国家制定,而城市天然气销售价由各地方政府制定,民用天然气要进行价格听证,非民用天然气要向当地物价部门报批。上游主要关注国内市场价格要与国际气价接轨,但地方政府定价时更关注民生和社会稳定等政治需要。

  201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将天然气的出厂价格统一提高了0.23元/立方米,并要求各地对天然气终端价格进行顺延调整。但是,一些地方政府表示,基于当地物价调控及民生的考虑,当时未能对天然气进行提价,因而,两年后进行“补涨”。

  “天然气确实存在上涨压力,一方面是天然气需求增长比较快,另一方面国内进口天然气增长也比较快,但是,有上涨压力不意味着一定要涨价。”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在过去没有涨价的两三年时间,燃气公司一般都是盈利的。

  目前,从天然气终端价格上调的城市来看,林伯强说,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城市居民对于天然气价格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二是天然气需求较大的城市,供需相对紧张,可能引发天然气终端提价。

  上涨内因:供求关系紧张

  天然气涨价,看似源自两年前的“旧账”,但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罗佐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实则是国内天然气需求层面的矛盾。

  近年来,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消费需求逐年增长。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LNG,即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表观消费量(指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再加上库存变化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0%。

  根据我国能源消费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要达到2600多亿立方米。“距离2015年还有两年,现在国内的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煤制气只有100多亿,煤层气和页岩气产量基本没有什么保障,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我们可能要进口约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罗佐县说。

  专家表示,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达到425亿立方米,受国内外价格倒挂的影响,“三桶油”的天然气业务已经出现严重亏损。中国石油(601857.SH)的年报显示,2012年,该公司天然气与管道板块营业额为2021.96亿元,比2011年1730.58亿元增长16.8%。但是,受进口中亚天然气及LNG(液化天然气)亏损增大的影响,该板块经营亏损21.10亿元,比2011年的经营利润降低176.40亿元,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及LNG亏损额达419亿元。

  “去年,我国进口4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几大企业亏损已经相当严重,如果要进口到1000多亿立方米,可能很难再承受。”罗佐县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去开发新的气源和大力投资建设管道运输项目。”

  上游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下游的价格上涨。2009年冬季暴雪后,我国多个城市由于天然气短缺出现“气荒”。“当时,武汉、西安、重庆等地天然气批发价暴涨,而当前一些城市天然气供求紧张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气源紧张。”一位地方燃气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而天津市燃气集团总经理张天华认为,当前的终端价格下,民用天然气业务本身就存在亏损。“2012年,天津市燃气集团居民用气销售成本为每立方米2.4元(不含税),而居民现行的天然气价格是2.2元(含税价),不含税价是1.95元,这样(销售)每立方米天然气(集团)亏损达到0.45元,燃气企业承受了较大的价格倒挂的压力”。

  “企业关注的是民用气价。工商业用天然气的价格比较高,民用天然气的价格比较低,但从民用天然气业务来讲,企业是亏损的,一般情况下,燃气企业只能通过工商业板块的盈利来弥补民用板块的亏损。”内地规模最大的城市燃气供应商、港华燃气(1083.HK)某地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林伯强说,如果当地销售价格让燃气分销企业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可能不愿意再承担天然气供应的任务,而天然气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每家每户不可或缺,这必然给当地政府形成压力。因而,涨价成为企业的利益诉求,而涨不涨则是企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博弈。

  全国涨价倒逼价改

  “如果全国天然气终端价格上涨,价格调整必然会传导到上游,导致天然气出厂价格做出调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对此,林伯强也有预估。他说,如果全国各城市天然气价格跟风上涨的话,最终会倒逼天然气上游价格的上涨,而这必然给国家发改委形成压力,倒逼燃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在过去10年间,国家一直在推动天然气价改。“过去几年,国家多次推动民用天然气和工业用天然气价格的调整”,罗佐县说,而每一次价格的提高都为天然气价改奠定了基础。

  自2011年12月,我国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天然气价格本身比较高,所以对于天然气价格较低地区的价格改革不能提供比较有借鉴的信息”,林伯强表示,这也是在试点后,天然气价改没有继续在其他地区推行的原因。

  “虽然,理论上,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价格的提高,也有可能带来降低,但是目前,天然气价格改革更有可能带来价格大幅提升,曾经有人测算过某个地区的价改,可能带来终端价格30%的上涨。”林伯强说。他认为,这次地方调价有的已经超过了这个幅度,何不借此机会推行价格改革?

  实际上,“三桶油”已经在这次涨价风潮中为推动价改做了相应的准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前是天然气上游出厂价格调整带动终端价格调整,出厂价加上运输成本和门店成本,形成终端价格;但是这次终端价格的上涨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天然气价格改革将采取“净回值法”,根据终端价格来反推到中石化、中石油等的出厂价格,由此带来出厂价格的调整。

  “虽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但这是改革中的一个阶段”,上述人士表示,也可以理解为在为下一步天然气价改铺路。

  近期民用气(拟)涨价城市

  江苏扬州

  2月20日听证会,拟上调0.33元/立方米。

  浙江德清

  3月1日起,上调0.39元/立方米。

  江苏苏州

  3月18日听证会,拟上调0.28元/立方米。

  江苏无锡

  4月1日起,上调0.30元/立方米。

  吉林长春

  4月1日起,上调0.80元/立方米。

  河北邯郸

  4月1日起,上调0.20元/立方米。

  天津

  4月9日听证会,拟上调0.20元/立方米。

0
标签:听证会 南通市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